回覆列表
  • 1 # 伏驥

    《戰爭論》是資產階級軍事理論的一部經典性名著。作者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是普魯士著名的軍事理論家和軍事歷史學家。該書寫於1818~1830年。中譯本由軍事科學院翻譯,商務印書館於1978年出版

    《戰爭論》共3卷8篇124章,加上附錄,69萬餘字第一篇一論戰爭的性質,是全書的總綱總則,大致上描繪了戰爭的總概念的輪廓。該篇主要論述戰爭是迫使敵人服從自己意志的一種暴力行為,指出它具有三個特性:暴烈性,概然性和偶然性;作為政治工具的從屬性;並提出一個著名論斷:“戰爭無非是政治透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第二篇論戰爭理論,主要論述戰爭理論應該包括對精神因素的研究,理論應該是考察而不是死板規定,理論應該不與實踐矛盾,應該運用戰爭經驗和戰爭史例建立理論。第三篇戰略概論,主要論述五種戰略要素,即精神要素、物質要素、數學要素、地理要素和統計要素,特別著重論述 了精神因素、集中使用兵力、數量優勢等幾個回題。第四篇產戰鬥,主要論述戰鬥的性質、目的和主力會戰的原則強調戰鬥是一切軍事活動的中心,主力會戰是真正的重心第五篇軍隊,主要論述軍隊的編組、戰鬥隊形、宿營、行軍、補給等問題。第六篇防禦,主要論述“防禦是更強有力的戰鬥行動型別”這一原理,指出防禦不應是單純據守,要有進攻和反攻,要善於運用民眾戰爭。第七篇。進攻,主要論述進攻不是單一的整體,進攻不能超過頂點,要集中兵力,包圍遷回,速戰速決。第八篇戰爭計劃,主要論述整個戰爭的組織以及戰爭與政治、戰爭與消滅敵人的關係,可以看作是對全書的歸納總結。

    《戰爭論》的內容非常豐富,論述的問題範圍很廣,如戰爭的本質和戰爭計劃的實施;軍隊的作戰、編組、訓練補給;戰略、戰役、戰術;進攻、防禦;一般戰鬥、持種戰鬥;正規軍和正規戰、民眾武裝和游擊戰;戰爭中的物質要素和精神要素;戰爭理論的內容以及建立戰爭理論的原則和方法等等。書中最精彩的篇章,主要是關於戰爭本質、建立戰爭理論原則、精神要素在戰爭中的作用、進攻與防禦、運用民眾戰爭和作戰中的致勝因素等的論述。《戰爭論》反映了資產階級初期的進步傾向和革新精神,對戰爭本質等問題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觀點。首先,第一次明確地闡明瞭戰爭的實質和戰爭與政治的關係。其次尖銳地批評了以前的軍事理論家卡爾大公和皮洛等人的數學的戰爭理論,也批評了他們把軍隊的給養或集中優勢兵力於一點看作是戰爭的唯一規律的理論,深刻地指出了精神力量在戰爭中的作用。第三,辯證地揭示了進攻和防禦這兩種作戰形式的關係。

    《戰爭論》的作者畢竟是一個資產階級軍事學家,他的 著作不能不帶有時代和階級的侷限性。因此,他不可能真 正揭露戰爭和政治的階級本質;免不了要對戰爭的概然性 和偶然性加以誇大。他宣揚戰爭的概念是隨著防禦產生的, 說是“因為入侵引起了防禦,而有了防禦才引起了戰爭”。 這個觀點在實踐上是有害的,常常成為侵略者開脫罪責的藉口。

    《戰爭論》出版一百五十多年來,在世界各國影響很大, 被公認為是軍人的必讀之書。美、英、日、德和前蘇聯等 國的一些軍界人士和研究者,都把該書視為軍事經典。革 命導師馬克思、恩格斯、列寧和毛澤東,也對《戰爭論》中 某些觀點給予了很高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IG VS DR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