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FriedrichWang
-
2 # 我是越關
明朝時期,內閣最初是作為皇帝的顧問出現的,這些內閣大學士很少有參與政事決議的權力,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慢的內閣權力也在與日俱增。至於改變皇帝的中旨,需要看人說話了。
中旨的含義明朝時,內閣大學士處理政務奏摺的方式主要是“票擬”。意思是內閣大學士收到各處官員的奏章之後,先用一張紙簽寫好批閱的意見和建議,然後把奏章和紙籤送呈給皇帝。
皇帝認為這件事應該這樣處理,便會在“票擬”上批紅,這種旨意稱之為聖旨。天長日久,人們習慣了聖旨上有“票擬”的存在,所以如果哪一天發現,皇帝沒有經過內閣的“票擬”,自己給大臣下了一道旨意,這一份沒有“票擬”聖旨便稱之為“中旨”。
明朝的內閣明朝初年,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自己一人掌管六部和百司的政務,等同兼任了宰相的工作。到了永樂時期,朱棣顯然對這種勞累的工作很抗拒,所以正式成建立了內閣。
內閣成立之初,官員品級較低,而且內閣人員只有議政的權力,而決策權掌握在皇帝手中,執行權掌握在六部手中。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學士開始兼任尚書等職務,所以內閣大學士的權力也在逐漸的加重,過得了執行權。
在明宣宗時期,封駁權發展到了封建王朝的頂峰,意思就是,大臣覺得皇帝的決議不正確,可以選擇封還不受。至此內閣的權力已經可以和皇權相對抗。
明武宗時期,蒙古王子伯顏率軍南征,朱厚照決定御駕親征,但是朝中大臣極力反對。不過朱厚照最終力排眾議率軍親征。最終在應州擊敗南侵的蒙古王子。但是這件事在內閣大學士的授意之下,在《武宗實錄》中寫下了蒙古軍隊陣亡16人,明軍陣亡52人”。而歷代皇帝對此也沒有修改。可見內閣權力大有凌駕皇權的勢頭。
內閣權力巔峰時代
經過歷代的發展,最終在萬曆年早期,明朝的內閣發展到了權力的巔峰。張居正也因此成為了明帝國的實際領導人。
張居正並沒有改變決策的流程,而是整個控制了決策的流程。
首先,在國家大事之中,朝廷各級官員的奏章都是在張居正的授意之下寫成,然後身為內閣首輔的自己透過“票擬”。最終由司禮監秉筆太監批紅,而當時的秉筆太監馮寶是自己的親信,所以張居正掌握了整個流程。幼年的萬曆皇帝也不得不聽從張居正的話。
由此可見,內閣在明宣宗以後擁有封駁權,從此以後是可以改變皇帝的中旨的,但實際上,皇帝一般不會發中旨。即便偶爾發中旨,一般情況下,內閣也不會公然和皇帝對抗,而是選擇默不作聲。只有相當少的情況會改變中旨。
但是到了張居正時代,整個國家所有的權力都在張居正的手中,而且張居正當時還是帝師,所以皇帝如果有中旨發出,一定會遭到張居正的駁回。
回覆列表
明成祖首先確立。乃是明朝建文四年(1402年)至永曆十六年(1662年)的皇帝諮政機構,此後權力逐漸增大,後形成為明朝行政中樞。內閣輔臣的人數為一人至七人不等,輔臣奉使出外辦事,多自稱閣部。
明太祖廢除宰相。起初,內閣大學士只具有顧問身份,皇帝為最終決定的權力,而大學士很少有參決的機會。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大學士均因有太子經師的恩情,而得以累加至太子三孤身份,地位日益受尊崇。宣宗時期,朝廷事無大小,宣宗均悉數諮詢大學士楊士奇的看法而決定。
雖然吏部尚書蹇義、戶部尚書夏原吉召見時得以參與各部事宜,然而其還遠不如楊士奇等內閣成員得以親自接見。自此,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赫然為真正的宰相,亦可壓制六部。
然而,雖然首席內閣大學士(或稱內閣首輔)有票擬的權力,但卻不得不依賴於內部太監送達批紅。首輔大學士的職權如同以往的丞相,但必須與宦官合作,才能執掌大政,如張居正結合馮保。明朝內閣由始至終都不是明朝中樞的一級行政機構,所謂內閣只是文淵閣的別稱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其事既輕,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內授之而後擬之,可謂有其實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