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糖尿病食物訓練及康復
-
2 # 翼龍科技匯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需要說清楚下面2個問題。1是沒打胰島素的糖尿病人,他們的血糖是如何控制的?2是糖尿病人打了胰島素後,就不容易發生糖尿病併發症?
現階段如果已經被確診為醫學上的糖尿病後,糖尿病人沒有打胰島素,他們是如何控制日常血糖的?基本上可歸結為以下幾種方式。1是裸奔。雖然被確診為糖尿病人了,個人有裸奔控制血糖的慾望,或是年齡較小;或是病情較輕;這一類人願意採取一種裸奔的血糖控制方法,即透過飲食加運動的方式來控制血糖。2是採用飲食、運動加中醫的消渴方法控制血糖。3是採取服用降糖藥物來控制血糖。
如果被確診為糖尿病後,打了胰島素就不容易(或不會)發生糖尿病併發症?這種說法是否是一種公認的答案。非也!對於大部分的糖尿病人來說,不管你日常血糖控制是採用什麼方法來控制血糖的,如裸奔、中醫、藥物、胰島素注射來控制血糖,抑或是透過上述方法,血糖控制達到了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即控制在醫學上推薦的合理的血糖控制區間(空腹7.0 餐後2h10.0),是否就不會有糖尿病併發症發生了?這裡我們絲毫不隱瞞自己的觀點:糖尿病病人不發生併發症只是一些糖尿病人的美好願望罷了!絕大多數人即使較好地控制日常血糖水平(因為糖尿病人的血糖,不可能時時刻刻保持在一個健康人的血糖水平。空腹3.9-6.1 餐後2h<7.8),但併發症依然是會發生的,這個答案是不容置疑的。這是因為當一個健康人由於種種原因導致成為糖尿病人後,不管你是採取了什麼方式的控制血糖的措施,或治療方法,在現有的醫療技術條件下,糖尿病人想要恢復為一個健康人,這是完全不可能的,既然不可能根除“糖毒”,那麼糖尿病和糖尿病併發症就如同一對“難兄難弟”如影隨形。
不可否認,糖尿病人如果選擇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並使血糖控制處在一個非常好的狀態下,糖尿病人併發症發生的起始時間長短、發病區域,或是嚴重程度與其他幾種控制血糖的方式相比是有一定優勢。但是完全杜絕併發症的發生是不現實的。或認為糖尿病人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水平,其優勢明顯高於其他幾種控制血糖的方式是有失公允的。換言之,沒有打胰島素的糖尿病人,如果血糖控制在一個完好的情況下,糖尿病併發症的發生是可以得到有效制約的,或認為與注射胰島素控制血糖相比,其2者沒有伯仲之分,或容易與非容易之分。
總之,確診糖尿病後,不管是用胰島素控制血糖,還是裸奔、藥物等方式控制血糖,其發生併發症的原因是始終存在的。因為這是糖尿病這種疾病其攜帶的一種固有的“屬性”,或認為針對每個糖尿病人發生併發症只是一個輕重緩急的一個過程,與採取什麼方式控制併發症只是控制方式的不同,其沒有“易與不易”之分,或認為它們沒有本質上的區別。僅供參考,謝謝邀請。
-
3 # 醫學莘
糖尿病有多種型別,主要分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特殊型別糖尿病、孕期糖尿病等。其中,1型糖尿病患者,若不使用胰島素,很容易發生糖尿病的急性併發症,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這是因為1型糖尿病患者分泌的胰島素嚴重不足,只能透過外源性胰島素控制血糖。否則,血糖會嚴重升高,引起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
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併發症與否,與血糖控制的水平有關。若血糖長期控制在合理範圍,近期可避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滲性高血糖狀態等急性併發症,遠期可延緩糖尿病腎病、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糖尿病自主神經病變、糖尿病血管病變、糖尿病足等慢性併發症。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主要以胰島素抵抗為主,還可分泌相當量的胰島素,故通常不需要使用胰島素,可透過口服藥降低血糖,延緩併發症的發生。但2型糖尿病發展到後期時,主要以胰島素分泌不足為主,此時,多需要使用胰島素控制血糖,否則,血糖長期升高,不僅容易發生急性併發症,更容易發生慢性併發症。
-
4 # 使用者95721439111
胰島素並不是每個糖尿病患者都必須打的,要根據自身情況去定。能不打針儘量不打,能不吃藥儘量不去吃。用郭濟世老先生的降糖貼敷效果非常好,並且一個月才500左右的費用。效果從餐後17個點,半個月後降到了餐後7.5
回覆列表
2013版糖尿病診療指南上寫著,沒有證據證明嚴格控制血糖可以眼不瞎,腳不爛。併發症和高血糖是兩回事。胰島素如果能康復併發症,就能治好糖尿病,但越打越多。解鈴還須繫鈴人,方法不對,努力白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