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秦die

    這個差別可太大了,720p和1080p的畫素密度,也就是ppi值能差幾乎一倍左右。1440×720和傳統的1280×720相比,只是把螢幕從16:9變成18:9了,ppi值還是差不多的。2160×1080的道理也是一樣的,和傳統的1920×1080相比,ppi值也差不多。5.99寸的全面屏,手機畫素密度(ppi)和傳統的5.5寸的手機差不多一樣。2160×1080p的話,畫素密度就是403ppi,1440×720p的話,畫素密度就是268ppi。按照300ppi以上是視網膜屏的標準,720p螢幕不是視網膜屏,會有很明顯的顆粒感,大大影響觀感。1080p就會很清晰,觀感很好。值得一提的是,小米的999的紅米5plus,使用的都是1080p的5.99寸全面屏。而OPPOvivo的很多2000左右價位的手機,包括華為榮耀的一些千元機,使用的還是720p的5.99寸全面屏,差距可見一斑。別說什麼螢幕質量,素質,強詞奪理。我不相信720p的5.99寸大屏的觀感,能超過1080p的5.99寸大屏。

  • 2 # 快科技問答

    5.99英寸的全面屏中,解析度分別為1440×720和2160×1080的差距還是蠻大的。

    最為明顯的差距就是顆粒感,首先我們需要說明的是,1440×720解析度為HD+級別,而2160×1080則是FHD+,下面我們以HD+和FHD+來說明一下。

    在5.99英寸手機上,HD+解析度帶來的最為明顯的感受是顆粒感,由於畫素密度還不到300PPI,所以顆粒感是顯而易見的,即便是到了300PPI也沒有達到視網膜級別。

    而FHD+解析度在5.99英寸螢幕上的畫素密度超過了400PPI,遠超視網膜級別,顯示效果非常細膩。

    因此,即便是5英寸的螢幕,如果解析度只有1280×720的話,還是可以看到顆粒感的,更不用說螢幕尺寸高達5.99英寸了。

    講到這,我們需要了解下視網膜螢幕。

    視網膜螢幕實際是一個營銷術語,是指解析度超過人眼識別極限的高解析度螢幕,它是由蘋果公司在iPhone 4(2010年)釋出會上首次推出的概念。

    蘋果這個術語是非常成功的一次營銷,我們以2010年釋出的iPhone 4為例,其解析度為960×640,螢幕尺寸為3.5英寸,這個解析度壓縮到3.5英寸的顯示屏內,得到的畫素密度為326PPI,這就是視網膜螢幕。

    雖然HD+解析度遠超iPhone 4的解析度,但是由於題主所說的螢幕尺寸太大,螢幕的畫素密度太低,導致會有顆粒感。

    目前來看,在1280×720的前提下,4.7英寸勉強達到了視網膜級別,螢幕尺寸再大的話,顆粒感就能顯現出來了。

    放眼當下的全面屏手機,絕大多數手機都能達到視網膜級別,部分手機由於成本受限、售價較低,導致依然在使用HD+螢幕。

    我們舉例說明,像紅米5、榮耀暢玩7C這些手機都是HD+解析度,當然他們在同價位使用這個螢幕也是預料之內的。畢竟成本限制。

    像價格相對略貴的榮耀暢玩7X、榮耀9青春版、紅米5 Plus、紅米Note5等機型則是FHD+解析度,這些手機的顯示效果就非常細膩了,螢幕的畫素密度遠超視網膜級別。

    綜上所述,FHD+解析度和HD+解析度顯示差距還是非常明顯的。

  • 3 # 紅圈視野

    一個是1440×720=1,036,800畫素,一個是2160×1080=2,332,800畫素,畫素間距相差1.5倍,畫素數相差2.25倍。如果是小螢幕(比如小於5英寸),720p和1080p解析度肉眼不仔細看一般察覺不出來,5.5寸以上的較大螢幕,就容易看出來了,不過用慣了也就習以為常了。

  • 4 # 和田緣

    差別不小,高解析度的螢幕很清晰細膩,而低一些解析度的螢幕始終有種模糊感,尤其是當把圖片放大以後,有些大屏採用1440x720解析度後,拍出的照片也是不太清晰,讓人產生錯覺,不知道是屏顯解析度低的問題還是攝像頭的問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亂世曹操傳張遼的碎片如何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