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鄭非夢妙文
-
2 # 陽臺的白玉蘭
我看到了這個成語,首先想到的是餘華的《活著》。我先看了電影。電影裡的那一幕讓我刻骨銘心:福貴、春生和老全在坑道里睡了一夜,早上醒來幾千傷員全死了,一動不動地躺在地上,身上蓋了一層白雪。我當時就有那種恍如隔世的感覺,那麼多的生命,頭天晚上還在哀號,一夜之間全沒了。
後來我又去看了《活著》的小說。看到小說第一章裡福貴因為牛放慢了腳步,老人吆喝著的“二喜,有慶不要偷懶;家珍,鳳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我又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覺,不過這次我是替福貴老人想到的。他吃了那麼多苦,親人一個個悲慘地離他而去,他一個人孤零零地活在世上,想起原來的那些事情,怎能沒有恍如隔世的感覺?
李清照的著作《金石錄後序》中“三十四年之間,憂患得失,何其多矣!然有有必有無,有聚必有散”,想來有恍如隔世之感。
在生活中,當我聽到一曲好聽的音樂、看到一本美妙的詩集或者看到一幅熟悉的畫面時,觸動了心底的某一根弦,會想起彷彿已是遙遠的昨天,恍如隔世。
恍如隔世不僅指事物發展變化快,更多的是描寫心中的那份惆悵,那份失落,那份遺憾。
恍如隔世應該是一個人經歷了很多變故,生活狀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前後境況的巨大落差對一個人的心理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和衝擊,從而有了恍如隔世的感嘆和感受。在現實生活中讓人感到恍如隔世的例子有很多,比如一個人生命垂危,在死亡線上掙扎了許久奇蹟般的康復,這時候會深切體會到恍如隔世的。
一般經歷過大悲大喜、大起大落產生恍如隔世的人都會對未來的人生及生活有了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