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白sir讀書

    為什麼一定要學習文學?

    以我的經驗,文學對人的薰陶是潛移默化的,是潤物細無聲的,它對一個人的氣場和風度的影響,是浸潤到骨子裡的。

    文學到底是什麼?文學,是人類感情最生動的表達。我們想情達意,即使是想給心愛的人寫封情書表明心跡,除了豐富的文字,幾乎找不到更好的表達方式了。

    回想我們讀過的優秀文學作品,它應當是精彩紛呈和千姿百態的。

    比如,我們讀《紅樓夢》,會了解明清時代的歷史,會從人物的性格和愛情主線的發展,瞭解當時人們的情感態度,瞭解社會風貌和價值走向。

    我們讀《水滸傳》,體會到英雄豪傑的沖天氣概,也瞭解那個時代“官逼民反”的社會現實。

    我們讀當代小說,會了解世間百態,讀出針砭時弊的犀利,看到人們追求真善美的曲折歷程。

    只要我們閱讀的是優秀文學作品,就會發現,它會傳達著人們的憧憬和理想,體現了美好的感情。在閱讀的過程中,就能瞭解歷史,瞭解社會,瞭解情感等。

    我們在生活中常會聽說,某個人情感太麻木。我想,這個人可能不喜歡閱讀文學作品,因為愛閱讀的人,他一般會有文化和智慧的的積累,會有相對豐富的情感表達。只要用心閱讀,文字就會浸潤到大腦,會化作智慧和情感,成為你自己的某種特質而存在。

    在生活裡,我們有時會聽到人們評價某人是理科思維,這有可能是對他理科邏輯和智慧的肯定,也有可能是對他在文學上無知的代名詞。

    所以如果哪位理科生同時文采斐然,周圍人對他都是心懷欽佩的。文武雙全,歷來是華人評價一個優秀人才的標準之一。

    一個有知識有涵養的人,離不開文學作品的滲透和影響。而親近文學,學習文學,是我們增長知識、提高修養和豐富情感的途徑。(完)

    世界是一本書,人生是一份緣。請關注蘭闍讀書~

  • 2 # 楊早講史

    【一句話答案】不然連你媽為啥打你都鬧不清。

    一個朋友給我講了這麼一件事:

    最近剛好暑假,她給親朋家的小孩補高中語文。正好講到一首劉長卿的《代邊將有懷》,題目要求從“代”字入手分析全詩。小孩子完全看不出來有什麼可分析的。

    她就給小孩子講:古詩因為字少,所以含義都十分凝鍊,尤其是題目,每個字都不會白給、沒有意義。比如說這個標題,其實就說出了全詩的一切,而這個“代”字,又凝練了題目的一切——代“誰”、為什麼代“ta”而不是代別人,代ta說明了我的什麼感情,又表達了我的什麼思想——事景情理,古詩的這幾個層次都在其中。

    小孩子還是一臉懵。她就拿身邊的事舉例:

    媽媽打了你一巴掌——媽媽為什麼打你一巴掌,是因為失望——媽媽為什麼對你失望,是因為你不好好學習——為什麼你不好好學習媽媽會失望,因為不好好學習就沒前途,媽媽對你的前途擔憂啊。媽媽打你是事、媽媽打你的場面是景、媽媽失望是情、媽媽為你的前途擔憂思慮是理,你看這就是四個層次。

    同理,代邊將有懷,為什麼代邊將,是因為對戍邊將士的同情——所以內心感受到他們的孤苦淒涼——進而同情戰爭給人帶來的生活貧瘠困苦、精神憂愁悵惘——進而批判戰爭、反對戰爭、希望和平。

    小孩子秒懂。

    (媽媽再打我一次)

    文學就是這樣,文藝青年讓人覺得咬文嚼字、說話複雜,猜不透是什麼意思,感覺很裝很煩,但其實語言——我們每時每刻都在說、在用、在溝通的話和以話為中心構成的生活本身就是如此。

    《聖經》記載上帝因為厭惡人類修建巴別塔,故而使語言分化,人們不能溝通。現實中也正是因為人們的語言不同,即使說著同一種語言,因為水平不同,而導致不能溝通、溝通不順,才產生了無數的矛盾。

    文學不光是作品而已,文學是語言的表現與思維的溝通,文學研究者們把文學當作本世紀學科研究的中心,甚至是人類的希望,我以為這種追求並不誇張。

    (巴別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世界上一胎最多孩子的是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