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我是趙帥鍋

    諡號,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是用來對去世之人做評價用的。在古代,並不是每個人死後都有諡號,只有帝王、帝妃、諸侯及王公大臣等有較高身份地位的人,在他們死後,朝廷才會根據他們生前的所做所為,給予其相應的諡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諡號就是用來給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做蓋棺定論。

    當然,既然是給人做評價,那自然就會有好的諡號和不好的諡號,所以一般情況下,諡號又分為這樣三種:褒諡、平諡和貶諡。褒諡,顧名思義就是好的評價;平諡則是不好不壞,比較中庸的評價;至於貶諡,自然是比較差的評價。

    慶親王奕劻,作為清朝末年最顯赫的皇室宗親,也是大清帝國最後一位“鐵帽子王”,在他活著的時候,先後歷經道光、同治、光緒、宣統四朝,並長期擔任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還親自參與了清朝末年所有的改革,以至於他的名氣不僅在中國比較大,在外國也是一個風雲人物,西方的很多報紙就曾多次提到過他的名字。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風雲人物,在他死後,卻被溥儀給予一個“密”的諡號,即追補前過的意思,通俗點解釋,就是雖然曾犯有大過錯,但其後能夠盡力去彌補,也沒有再惹亂子。相當於是個平諡,沒有過分褒揚,但也沒有過分貶低。

    按理說,這個諡號也算說得過去。但問題是,大清自建國兩百多年裡,除了犯下重罪而被剝奪諡號或者不給予諡號的王公大臣或皇族王,其他現存的諡號中,奕劻這個“密”字,卻是評價最差的諡號,整個大清帝國,只有他和康熙的廢太子胤礽榮獲這個諡號,這就明顯有些故意貶低這曾為大清帝國兢兢業業的四朝元老。

    要知道,和奕劻同時代的曾國藩,所給予的諡號是“文正”,這是自北宋以來,文臣所能夠獲得的最好評價。而李鴻章、林則徐等人,則被給予諡號“文忠”,這也是僅次於“文正”的諡號。至於張之洞、左宗棠等人,雖然又稍差一點,但起碼也是“文襄”。唯獨奕劻,是“密”。

    為什麼會這樣呢?最重要原因,是因為奕劻去世的時間晚了幾年。當初,曾國藩、李鴻章、林則徐、張之洞、左宗棠等人去世時,都還是慈禧執政,那個時候天下也還是大清的天下,慈禧為籠絡人心,對於這些忠於她且有功於社稷的朝廷重臣,自然要給予極高的評價。

    但是,等到奕劻死的時候,已經是1917年,此時清政府已經滅亡整整5年。按理說,民國時期皇帝都已經沒有了,諡號制度自然也就不復存在,奕劻完全不需要再追加諡號。但問題是,當時溥儀雖然退位,卻仍然在紫禁城居住,滿清皇室宗親也繼續遵循帝制,對溥儀以皇帝尊稱。

    在這種背景下,在奕劻死後,他的家人就按照慣例向已經遜位的溥儀討要諡號,為其評定一生的功業。最開始,內務府大臣所擬定的諡號為“哲”,即知人善用的意思,算是個非常好的諡號。但溥儀對此卻不同意,他覺得當初就是奕劻收了袁世凱的錢,然後極力幫助袁世凱勸說太后退位,這才斷送大清兩百多年的天下。

    所以,溥儀對奕劻恨之入骨,便親自挑選出“謬、醜、幽、厲”四個字,然後提筆寫下一個“醜”字,即作為奕劻的諡號。醜者,即令人世人厭惡的意思,當年南宋孝宗憎恨秦檜之惡,給秦檜的諡號,就是醜。

    奕劻的家人自然接受不了這樣的一個諡號,便找到溥儀的父親載灃出面,勸說溥儀賜給奕劻一個好的諡號。但溥儀死活不肯改諡,後來在宗室親貴的再三力爭之下,才賜諡“密”字,算是給了他一個不好不壞的評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疾病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