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樂趣人生記事
-
2 # 若北說教育
大家好,我是憲平說教育。孩子超前教育並沒有什麼用,只不過在撫平家長的焦慮而已。
為什麼大家都在超前教育現在的孩子真的是太累了,尤其是城裡的孩子基本就沒有什麼童年,全部都是在以揠苗助長的方式在教育。多少孩子上了早教怕幼兒園不適應,上了幼兒園就開始學習各種知識,基本上幼兒園上完了小學三年級之前的課程大部分也學的差不多了。
孩子超前教育的原因基本上都是家長的焦慮所致,沒有家長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而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的學習是長跑,起跑太快並沒有什麼用,孩子累了可能最後還不如起跑慢一點,穩一點。
實驗調查,孩子在適合的年紀做適合的事最好美國的一位科學家做過一個關於超前教育的實驗,讓一對雙胞胎分開練習爬樓梯。其中一個孩子在兩個月每天都在父母的陪同下練習,孩子兩個月之後的確能夠自己熟練的上下樓梯了。而另外一個孩子根本不知道樓梯需要爬,每天都在玩耍
兩個月以後做了對比,當然練習過的孩子爬的好,但是又過了三天,另外一個孩子也學會爬樓梯了,僅僅三天就和練習兩個月的孩子有一樣的效果,說的明白一點就是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爬樓梯的能力,不需要特殊訓練,而做了特殊訓練的孩子只不過是在揠苗助長,而結果是一樣的。
如何不被環境牽著走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因材施教,要給孩子合適的教育,合時的教育,不要被環境牽著走,同質化的教育很難教出優質的孩子。你的孩子在上補課班,別人的孩子也在,同樣的資源憑什麼你的孩子會更優秀?
毫無疑問教育是不能同質化的,同質化你就輸了。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還是要以孩子為中心,畢竟孩子才是學習的主體,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這才是一個孩子應該接受的最好的教育。家長應該把心思放在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學習習慣上,而不是報沒完沒了的補課班,讓小學的孩子學初中的知識,這對孩子沒什麼好處。
-
3 # 深藍ME
搶跑就是教授知識超前於智力發育,不僅達不到教育的目的,而且會錯失八歲前鍛鍊腦力、固化常識和擴張想象力的良機!
八歲時,大腦重量已發育到成人大腦的90%,一直到20歲才全部充分發育完成。而且8歲之前,大腦的發展皆以右腦的鍛練為主,不斷擴張想象力,內化他周圍環境所學得的常識。六七歲開始逐漸轉移重心至左腦的神經邏輯系統上,六七歲時是從右腦為主的學習移轉到左腦的過渡期,7-12歲仍然會保留運用想象力,幻想思考,自我中心,這些需求仍在。
教育的方式和內容必須與人的大腦發育相適應,只有這樣才能保留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容易掌握技能以及事半功倍掌握知識。
想象一下,我們要花多大的力氣和時間教會了一年級學生加法和減法。人家在孩子三年級時才開始教授加減法,那是多麼容易的事情啊!
大陸在教育方面搶跑的結果是:搶跑在小學,贏在高中,輸在大學,虧在工作中!
不建議搶跑,建議讓孩子做適合年齡的事情。
回覆列表
假如你家孩子正在上幼兒園,建議不要對孩子進行超前教育,現在國家正在治理幼兒園"小學化",不允許超前教育,不允許提前交收一年級的知識,由於幼兒天性"好玩",長時間接受超前教育,迫使他們進入小學階段失去了學習興趣,對於他們以後成長造成不良的影響。目前幼兒園裡所教授的知識,是根據教學大綱、課程標準方面制定的。由幼兒時期主要側重幼兒的養成方面教育,其實只要完成幼兒三年的養成教育,足以保證他們順利進入小學一年級,家長對此不必過於擔心,不要怕自家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超前教育不可取,但早期教育很有必要,早期教育從時間上講,一般是六歲之前,也就是說上小學以前的孩子教育,可以從智力開發、培養習慣、塑造性格等方面教育比較好,為以後更好地學習打下基礎。
超前教育的弊大於利,它直接扼殺了孩子童年的美好,它無視了孩子身心發展特點,無疑是一種"拔苗助長"的行為,對孩子以後成長髮展造成不利影響,所以不贊成對幼兒進行超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