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力表級別劃分:國際標準視力表是以E字為視標,其筆劃寬度與間隔均為1分視視角,視標E的邊寬為5分視角,缺口寬度為3分視角,視標排列共12行,視標的遞增率為調合集數,視力為等差級數(0.1~1.0),以小數記錄。
視力表是用於測量視力的圖表。國內使用的視力表有:國際標準視力表、對數視力表、蘭氏(Landolt)環視力表。從功能上分有近視力表、遠視力表。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制定的。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
拓展資料: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就是外界物體的二點射入眼內相交時所引成盟角度)。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有效的檢測視力而來的。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在中國主要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已於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
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釐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參考資料:
視力表級別劃分:國際標準視力表是以E字為視標,其筆劃寬度與間隔均為1分視視角,視標E的邊寬為5分視角,缺口寬度為3分視角,視標排列共12行,視標的遞增率為調合集數,視力為等差級數(0.1~1.0),以小數記錄。
視力表是用於測量視力的圖表。國內使用的視力表有:國際標準視力表、對數視力表、蘭氏(Landolt)環視力表。從功能上分有近視力表、遠視力表。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制定的。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遠視力多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此表為14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視力表操作方法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
拓展資料:
視力表是根據視角的原理設計的。所謂視角就是由外界兩點發出的光線,經眼內結點所形成的夾角(就是外界物體的二點射入眼內相交時所引成盟角度)。正常情況下,人眼能分辨出兩點間的最小距離所形成的視角為最小視角,即一分視角。視力表就是以一分視角為單位進行設計有效的檢測視力而來的。
檢查視力一般分為遠視力和近視力兩類,在中國主要使用標準對數視力表,(已於2012年5月施行第二代),此表為12行大小不同開口方向各異的“E”字所組成;測量從0.1-1.5(或從4.0-5.2);每行有標號,被檢者的視線要與1.0的一行平行,距離視力表5米,視力表與被檢查者的距離必須正確固定,患者距表為5米。
如室內距離不夠5米長時,則應在2.5米處放置平面鏡來反射視力表。進行檢測先遮蓋一眼,單眼自上而下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記錄下來即可。正常視力應在1.0以上。若被測試者0.1也看不到時,要向前移動,直到能看到0.1為止,其視力則是“0.1×距離/5=視力”;若在半米內仍看不到0.1,可令被測試者辨認指數,測手動、光感等。
按檢查情況記錄視力。近視力多用“J”近視力表,同樣方法辨認“E”字缺口方向,直到不能辨認為止,近距離可自行調整,正常近視力在30釐米處看清1.0一行即可,近視力檢查有助於屈光不正的診斷。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