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新輕事
-
2 # 數碼輕鬆科技
先讓我們回顧一下USB的發展歷程,USB的全稱是Universal Serial Bus,是一個標準的埠設計,適應不同型別的硬體裝置,比如手機、數碼相機、印表機、快閃記憶體、掃描器等。
USB技術起始於1994年,由英特爾、微軟、康柏、蘋果、惠普、LSI制定了USB技術各個方面的規格。一個USB埠可以處理127臺裝置,並提供相容性。
USB出現之前,主要使用序列和並行埠和計算機裝置連線傳輸資料,並行埠的傳輸資料的速度只有每秒100千位元組,串列埠的速度為每秒115到450千位元組。
USB1.0於1995年底問世,以每秒12兆的速度傳輸資料。修訂版本為USB1.1。
USB2.0於2000年亮相,以每秒480兆的速度傳輸資料,向下相容USB1.1。
最新版本是目前的USB3.0,資料傳輸速度可達每秒4.8GB。可以插入USB2.0埠,但超級傳輸速度只能是USB3.0、裝置、和匹配的埠上實現。
無線USB於2007年就已經開始研究的一項無線電技術,可以在不使用資料線的情況下,透過印表機、照相機、快閃記憶體以及流媒體等裝置傳輸資料,同時支援標準的127臺裝置的連線。
從目前來看,這個說不定的,但是未來十年來說還是有可能的。這個我感覺有點類似有線耳機跟藍芽耳機,有了藍芽耳機之後,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在用有線耳機。其實道理都是差不多的。手機資料線可以拿來充電,拿來往電腦傳輸資料,同樣沒了資料線,我們也能夠用手機的無線充電(現在有些手機已經具備了無線充電功能),傳輸資料可以用wifi或藍芽。
那麼問題來了,手機使用無線充電的速率,在現在看來好像還沒有用資料線充電快,那又何必用無線充電呢?無線充電也就方便而已。資料線除了能夠用來充電,還能用來傳輸檔案,傳輸檔案可以用wifi,可以用藍芽,但是傳輸,還是沒有用資料線來得快呀。
所以我覺得,想要淘汰資料線,就必須讓無線充電比有線充電快,傳輸檔案,要比用資料線傳得快,才有機會讓資料線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