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性格是一個很外向也有很多朋友的女孩,但是面對愛情方面真的有點極端的自卑不敢談戀愛也不敢把壞的一面呈現給對方。
13
回覆列表
  • 1 # 李建學心理諮詢

    摘要:真正的自信並不是因為擁有某種資源,而是接納平凡的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和不足。

      媒體:《伴侶》雜誌2018年6月總第469期P30《婚戀診室》

      本期專家:譚素怡,廣州聽說吧心理諮詢中心資深心理諮詢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曉柔詢問:

      老師你好!再有一個月,我就28歲了,我現在是父母眼中不折不扣的“剩女”。

      一直以來,在別人眼中,我都是一個溫柔善良、謙遜和善的漂亮女孩兒,人緣不錯,本科學歷,工作也挺好,她們都羨慕我這樣的人生。

      我的自我感覺也不錯,24歲之前,一直沒急著要找男朋友,總想著等自己工作更穩定一些、自己再優秀一些再找。

      可是,兩三年過去了,還是沒有找到男朋友。倒不是說這麼多年來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人,但每當遇到了有些好感的男士,見了兩三面就覺得自己配不上對方,覺得對方如何如何好,自己如何如何不好,不是覺得自己長得不好看、太矮、身材不協調,就是覺得自己廚藝不行、不溫柔不淑女。反正,總能找到很多理由看低自己,有時甚至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總之,這麼多年,不管是別人追自己,還是自己喜歡上了誰,都不敢進一步發展,總想等自己變得好一點兒再說。如今,年齡的增長讓我更加自卑和焦慮,擔心再這麼下去,真的要徹底被“剩下”了。而在另一方面,我也很困惑,自己其實還不錯,可為什麼總在面對喜歡的人時就變得很自卑了呢?

      譚素怡解析:

      如果對方太優秀,與自己差距太大,產生自卑感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自己本身條件不錯,與對方差距也並不大,在面對愛情時卻總是自我否定,害怕自己的不完美而選擇退縮,就需要去尋找一下原因了。

      一遇到喜歡的人就自卑,反映了一個人內心安全感的缺乏以及較低的自我價值感。自我價值感低的人,往往缺乏自信,越是重視的事情,越是不敢去面對,面臨決策的時候永遠都覺得自己不夠好。一旦遇到真正需要作出選擇的時候,缺乏信心的本質就會暴露出來。

      習慣於自我否定,其實是一種自我保護的心理機制。只有先否定了自己,才可以在內心形成一個面對痛苦的緩衝地帶,當他人質疑和否定時,自己有了心理準備,不至於痛苦不堪;如果別人沒有否定,反而是接受、肯定了自己,她會受寵若驚或者本能地懷疑。這種防禦機制可能是在成長過程中,長期承受來自外界的壓力和否定造成的。

      一個自卑的人,內心可能存在一個想象中完美的自我,“她”可能既漂亮又性感,既上得了廳堂又下得了廚房……她會將現實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相比較,認為只有那樣的“她”才能駕馭愛情,而現實中的自己,就只能自慚形穢了。

      愛情對於你而言,就像是一塊美麗卻易碎的水晶,也像兇險的洪水猛獸,如果認為自己沒有足夠的能力和魅力,乾脆不去觸碰。

      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你的自我否定呢?一個人在成長過程中,周圍的人,特別是父母,就是自己的一面鏡子,從鏡子中看到什麼,就會對自己形成怎樣的認知。如果感覺不到父母喜歡自己,你便會覺得自己不可愛;如果父母經常否定、批評自己,你也會對自己進行批判和否定,會認為自己真的很差勁。

      事實上,你並不是真的不優秀,甚至很多有著類似經歷的孩子更善於自我提升、追求優越,反而在某些方面超越了自己的同齡人。這種“超越”,別人能夠看到,你自己卻不一定能夠看到或承認。只有當你從內心真正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優勢、長處,接納了全面的自己,才能建立自信。當一個人的內在評價發生變化之後,行為、思考模式也會相應的發生變化,生活也會隨之改變。

      真正的自信並不是因為擁有某種資源,而是接納平凡的自己,包括自己的優點和不足。漂亮、才幹、財富、社會認可度等在一定程度上能給人帶來自信,但是這種自信是有條件的。只有從內心真正地愛自己、認可自己,並不是無條件的、不可撼動的,哪怕自己並非那麼出色,但也能客觀看待自己、接納自己,在愛情中也不會再妄自菲薄、膽怯退縮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家經歷過哪些被你身邊朋友傷害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