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曉豐讀書
-
2 # 迷糊熊寶
時間: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概念,是物質的運動、變化的持續性、順序性的表現。時間概念包含時刻和時段兩個概念。時間是人類用以描述物質運動過程或事件發生過程的一個引數,確定時間,是靠不受外界影響的物質週期變化的規律。例如月球繞地球週期,地球繞太陽週期,地球自轉週期,原子震盪週期等。
愛因斯坦說時間和空間是人們認知的一種錯覺。
《馬克思自由時間理論》講述了時間是人的生命的自然尺度,也是人的發展的空間。包括人類勞動在內的各種活動都是在時間中進行的,因此,時間對人而言具有生存論的意義。在馬克思的時間理論中,勞動時間是人類生存與發展不可或缺的時間,但馬克思卻非常看重自由時間在人的存在與發展中的作用,認為它是實現人的自由活動和全面發展的根本條件。
先拋開重量、長短這些量詞,我們先回顧一下前人的科學實驗,也許你就會了解時間到底什麼了?
毫不誇張地說,絕大多數人的世界觀是停留在三四百年前的伽利略和牛頓時代。
時間雖然看不見摸不著,難以準確定義,但牛頓說,時間是它自個兒的事,它真實存在但又與外在的一切事務都無關,它絕對地、均勻地流逝,不與任何性質相關,任何力量都無法改變它絕對不變的頻率。這就是牛頓經典物理中的絕對時空觀。
在愛因斯坦成名之前,人人都認為這個絕對時空觀是天經地義的常識。
但到了19世紀末,一系列的實驗推翻了人們的這個看法,其中最出名的就是“邁克耳遜—莫·雷”實驗,它被稱為“科學史上最成功的失敗”。
愛因斯坦的思想實驗假設我坐在一艘接近光速運動的飛船上,我拿著一個手電筒,在駕駛艙中按下開關,一束光從船頭照射了出去。你站在地面上觀察飛船和這束光。現在我們來分別想一下我眼中的這束光和你眼中的這束光有什麼差別?
看到這裡,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思考一下,到底有什麼區別?
好,在你的眼中,因為飛船的速度也是接近於光速的,所以,飛船會和那束光幾乎是齊頭並進,可能過了一個小時才慢慢地拉開了一些距離。
但在我的眼中看到的卻不是這樣的景象,因為光速相對於我來說依然是每秒30萬公里,所以,我看到的是,那束光在一瞬間就與我拉開了幾十萬公里。這不是很矛盾的一件事情嗎?
到底誰看到的是真實的景象呢?地面上的你看到我和那束光過了一個小時都沒有拉開多少距離,而我自己卻看到一瞬間光就跑得沒影了。如果我們倆看到的都是真實的景象,那麼,只有一個合理的解釋,那就是,我的一秒鐘等於你的一小時,我們倆感受到的時間是不同的。這完全顛覆了牛頓的絕對時空觀,牛頓不是說,對任何人來說時間都是一樣的嗎?但在這裡完全不是這樣了啊。但是,它又確實是光速不變推匯出的必然結論。
這就是愛因斯坦狹義相對論的核心觀點,時間是相對的,沒有什麼絕對的時間,它與運動密不可分。
只要宇宙飛船運動得足夠快,宇宙飛船上的一年可以相當於地球上的一百年。
好了,看到這裡,你應該對時間到底是什麼應該有一個初步的認識了,在不同的條件下,時間並不是對等的,也就是說時間它是相對的,這就可以很好的解釋你問題中的時間長短的問題,沒有長短,時間是相對的。
相對論是公理演繹思想的極致體現,它從三個最基本的公理出發,也就是三個無法證明,但又找不到任何反例的假設出發,一步一步,就像證明幾何題一樣推匯出了整個理論大廈,令人歎為觀止。這三條基本公理是: 第一,對於任何參考系,真空中光速保持不變;第二,對於任何參考系,普遍的物理規律保持不變;第三,引力和加速度局域等效。這三條公理你不理解沒關係,我們來看看愛因斯坦根據它們推演出了什麼。愛因斯坦告訴我們,只要以上三條公理是正確的,那麼下面這些推論也就一定是正確的。
這些推論有:時間是相對的;質量是相對的;質量和能量是可以相互轉換的,這就是著名的質能公式 E=mc2 。好了看到這裡,能夠看到,時間相對的,質量是相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