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遊七貓

    這個問題,我覺得家長您可能是過多顧慮了。

    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每個孩子的身體機能,語言表達,學習能力,適應能力,邏輯思維,空間想象等方面,便都存在著差異。

    我們不能說,一個孩子寫的字不好看,或者對老師講的知識理解不了,或者閱讀的速度跟不上等等問題,就去判定一個孩子學習能力差。

    要求孩子體力,腦力,智力全面發展這本身就是一件強人所難的事情,對大人來說,都做不到,更何況一個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呢?

    如果家長有這方面的顧慮,可以從現在開始做起。

    孩子閱讀能力弱,我們就陪孩子讀故事書。

    孩子理解能力弱,我們就鼓勵孩子複述故事,多表達,做思維訓練小遊戲。

    孩子動手能力弱,我們可以在家做一些小道具,將動手能力轉化為操作性強的親子游戲。

    至於邏輯思維和空間想象力,拜託,這個得到孩子9---12歲才開始慢慢展現,沒必要揠苗助長。

    另外,我是一個七歲孩子的媽媽,親眼看著自己的孩子從幼兒園,到目前的三年級。

    小學一年級裡,所學的知識,都是幼兒園還有學前班學過的。

    從中班起,孩子就不停滴接觸那些一年級的知識,然後學前班又學了一年,甚至入學前的暑假,也有小學一年級的輔導班。

    等孩子真正進入了一年級,你才發現,數學前兩個月,學的是數字1-10,10的分成,語文前兩個月,學的無非是拼音 ,每天兩個或者三個,就算沒有上過學前班的孩子,也能當堂掌握的。

    只是考試後,考試普遍反應的一個問題,那就是:課堂上,沒上過學前班的孩子聽課很認真,上過學前班,輔導班的,因為都學膩了或者覺得自己早就會了根本不願意聽課。

    所以,關於家長您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開始操心孩子小學的學習能力,我覺得是沒有必要的。

    目前,家長要做的,就是配合考試,讓孩子養成及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認真完成作業的學習態度,至於到底學會了多少,舉一反三的能力等等這些,孩子在大一些的時候,自然就掌握了這種能力。

    記得有句話,叫做牽只蝸牛去跑步。

    真的,家長真的應該把孩子當做一隻蝸牛,因為他雖然很慢,卻已經在努力了,我們要做的,就是看著他,等著他,順便欣賞他陪他一起路過的風景!

    不要做焦慮的家長,你的情緒是會帶給孩子的。

    做個心寬體胖的家長,陪孩子度過一生中最快樂的時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汽車自動變速器最新款的都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