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胡貓192
-
2 # 木林二公子
曹操雖然殘暴,但是他很聰明,打打人洩憤的事情他不會去做,要麼不生氣,要麼直接把人弄死。張飛殘暴是性格不好,但是內心還是善良的,平時有人管束,然後也沒有太大的刺激,為關羽報仇還是刺激過大,又喝酒沒人管束,所以暴打士兵,又沒有弄死,還讓士兵給自己放哨,過於相信士兵了,所以張飛死了,曹操是絕對不會給這樣計程車兵機會的。
-
3 # 史小煮
曹操還真遭遇過暗殺,前有衣帶詔,後有吉本之亂。但是因為對待士兵殘暴還引發的暗殺,倒是真沒有。
說曹操對士兵殘暴,也不確切,因為曹操並不會像張飛那樣酗酒、故意虐待士兵。要說殘暴,也只能是打仗不惜士兵性命。但曹操作為軍事家,在戰場上不可能仁慈。
要說殘暴的話,可能是屯田制。屯田計程車兵不僅要繳納極重的稅負,還要承擔各種徭役。一旦士兵逃亡,其親屬可能都會遭到株連。如此一來,別說暗殺了,逃都不敢逃,誰不怕連累父母妻兒?
另外一件殘暴的事,可能就是借倉官王垕的人頭了。首先說明,這是《三國演義》裡的故事,並非真的歷史,但倒也符合曹操的做派。大概意思就是糧食不夠,要激發兵變了。曹操讓王垕改用小鬥發糧,最後還把鍋扣在王垕的頭上,借他的頭安定軍心。重點在於,事後曹操“汝妻小吾自養之”,也安了王垕一家的心。
這是曹操的權術,比張飛高明得多。如果說借人頭只是故事,那麼“削髮代首”則是《三國志》記載的真事。大概是說曹操下令不能踐踏百姓麥田,違者斬。但曹操自己的馬卻跑進麥田。於是曹操割掉頭髮,以示以身作則。這樣的軍隊,怎麼能沒有凝聚力?
張飛鬧完事自己不知道擦屁股,曹操不僅擦,還擦得漂亮,你說能一樣麼?
-
4 # 一斗書生說歷史
一
《三國志》給張飛的評價是,“飛愛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給關羽的評價正好相反,“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
劉備也曾經勸過張飛,“你刑罰殺戮太過分,每天鞭打士兵,又把他們留在身邊,這樣會導致禍害的。”
劉備對張飛的勸告是非常到位的,裡面其實有兩層意思,一是刑罰士兵太重是不對的,二是對刑罰過計程車兵不能心慈手軟,再留在身邊,就是養虎為患了,很容易遭遇不測。劉備的勸說,體現了他作為梟雄的一面,也是張飛所不及的。
《三國演義》中,張飛因為喝酒的事,打了曹豹(呂布岳父)五十鞭,導致丟了徐州。最後,張飛因為做白旗白甲誤期的事,又打了張達、範疆五十鞭,導致自己命喪軍帳。這兩件打人的事由,張飛都做的特別沒道理,很是無理取鬧。
二反觀曹操,雖然他殘暴不仁,多次屠城,但是他有愛護士兵、偽善的一面。
有一次,曹操為保護農民莊稼不受軍隊襲擾,規定行軍不得踐踏農田,違者斬首。有一次曹操自己不小心馬驚踏入農田,曹操故作姿態要斬自己的頭,以示嚴肅軍紀,最後在眾人勸說下,以斬一縷頭髮代刑。
還有一次,曹操軍中缺糧,他命令管糧食的小吏偷偷把分米的大斛換成小斛,實際就是剋扣軍糧,拖延時間,後來這件事情被士兵們發現,群情激昂要鬧事,曹操居然向那個小吏“借”了項上人頭,來平息士兵的憤怒。
從這兩件事情可以看出,曹操對自己計程車兵還是厚愛的,至少從面子上說是尊重士兵,愛護士兵的。
三另外,曹操非常重視自己的安全保衛工作。先是典韋、後是許褚,擔任他的貼身衛隊長。
《三國志》記載,張繡投降曹操時,舉行酒會向曹操敬酒,典韋就拿著大斧站在曹操身後,眼睛直盯著敬酒的人。
《三國志》還記載,官渡之戰時,徐他(人名)等人陰謀暗殺曹操,不敢在許褚值班的時候動手,挑了許褚休假的日子動手,沒想到許褚心感不安,臨時返回曹操營帳,當場誅殺徐他等人。
相比之下,張飛對自己的安全保衛,就完全是馬大哈了,範疆、張達隨意就能張飛的軍帳,將他殺害。
回覆列表
我覺得曹操談不上殘暴不仁。曹操還是很有智慧的,領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的。比如:望梅止渴,削髮代首等典故都說明其領兵統帥的才能。張飛就本能的殘暴不仁了,關羽被殺事件更是暴露其不顧士兵死活,殘暴到了極點,被自己手下暗殺也是其咎由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