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山海經
-
2 # 麗麗de行為藝術
首先,想要明確一點的是,提問者口中的“不爽”,是讓作者不爽?還是讓讀者不爽?
如果讓作者“不爽”,那就要從根本上考慮一下,自己是不是適合寫這一類的體裁,是不是有哪些能用是自己所不具備的!
所謂Phantom文學,它產生於歐美,興起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是兒童幻想體中非常獨特的文案形式!
它需要足夠強的幻想力的支撐!同樣還需要具備將小說的形式賦予到現有世界的真實感!
所以在寫作幻想文學前,首先需要明白自己適合的寫作領域,如果自己不適合,可以選擇換一種體裁形式!
還有一種,是讓讀者“不爽”,那麼可以理解為是那些比較虐心的體裁麼?
如果是這樣,我們可以在寫作技巧與情節上多下功夫!一部好的作品,離不開好的故事情節與框架,但同樣也離不開好的寫作技巧!
畢竟,想要構建一個讓大家能夠接受的虛擬世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是如果要把這個世界更好的呈現出來,同樣需要很多方式與方法!
最後再說一說,幻想文學的未來。
個人認為,任何一種文學的存在都有它正向的價值。幻想文學也不例外!關鍵是在於我們對於這個體裁的理解和駕馭能力!
古往今來,很多幻想文學的佳作流傳至今,所以樂觀與努力,才是一名寫作人,真正應該掌握的心理狀態!
核心
一是想象力所支撐起來的幻想世界;二是小說的形態賦予的這個世界的真實感。
幻想文學的本質規定性(一)幻想文學表現的是超自然的世界,即幻想的世界;(二)幻想文學採用了小說的形態,將幻想描寫得如同真的一樣;(三)幻想文學創造的幻想世界具有二元次性。與童話的區別編輯(一)童話與幻想文學在表現形態上的區別;(二)童話和幻想文學與幻想之間的不同關係;(三)童話是一元次的,而幻想文學是多元次的。幻想文學是兒童文學幻想體中一個獨特的文類。"幻想文學"這一名稱產生於歐美,其創作興起於18世紀末19世紀初。幻想小說分為科幻小說(Science fiction)、魔幻小說(Magic novels)、奇幻小說(Fantasy fiction)三大類。
科幻小說是用幻想藝術的形式,表現科學技術遠景或者社會發展對人類影響。一般認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小說是1818年出版的《弗蘭肯斯坦》(又譯科學怪人),作者是英國著名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魔幻小說的幻想則建立在魔法之上。
魔幻小說藉助於魔杖、魔戒、魔咒,變幻無窮,魔力無邊。英國女作家羅琳筆下的《哈利·波特》,便是其中的代表作。
第三類幻想小說名稱最多,定義最含糊,常見的名稱有三個:大幻想小說、玄幻小說、奇幻小說,通常都稱為“奇幻小說”。
“大幻想小說”一詞來自日本,以日本女作家安房直子的作品為代表。在安房直子的筆下,“那是一個奇幻的國度,一個精靈出沒的世界,那裡有狐狸的窗戶,那裡的樹枝上全都落滿了白色的鸚鵡,那裡聽得見女孩的靈魂在嚶嚶哭泣……”有人稱安房直子的“大幻想小說”是“當代聊齋”。
“玄幻小說”一詞,出自中國香港。最早的玄幻小說,是1988年香港“聚賢館”出版的黃易的《月魔》,“一個集玄學、科學和文學於一身的嶄新品種宣告誕生了,這個小說品種我們稱之為‘玄幻’小說。” 奇幻小說不像玄幻小說只限於中國,奇幻小說在外國也有,而且常常與魔幻小說混為一談,甚至把《哈利·波特》也歸入奇幻小說。人們追溯奇幻小說的歷史到19世紀初以至更早的希臘神話。外國奇幻小說的代表作當推英國作家托爾金的《魔戒》三部曲。臺灣翻譯家朱學恆在把《魔戒》譯成中文時,首創“奇幻小說”一詞。
奇幻小說迄今無嚴格的定義。臺灣徐慶雯為“繆思奇幻館”所寫的開館宣言中,這麼述及:“我們需要想像力,不是教唆逃避現實,陷溺虛無,卻是要鼓勵轉換視野,伸展心智,而奇幻故事獨特的神秘本質,無限的幻想空間,正是想像力的源泉。”奇幻小說的特點在於“奇”,以神奇、奇異、奇怪、奇特的幻想,貫穿於小說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