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林夕瀟瑤文化館
-
2 # 文化傳媒領域的人
書法是傳承文化的代表,楷.篆.行.草.隸.各有各的特色,古代還有多種書寫形式,反左書就是其中之一。尤其在南梁時期最為盛行,梁朝時不乏一些王侯將相達官貴人都在或多或少的練習反左書,甚至墓誌銘和墓道石柱都是反左書,可見當時有多盛行!那為什麼不久便消失了呢!我個人感覺反左書就常人的習慣而言,書寫困難很大,欣賞也有諸多不便,後又進入了”尚法“的大唐,唐書說反左書是雜耍式的書寫方式,算不得書體!最後只能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
魏晉南北朝雖然沒有漢唐那樣如雷貫耳,但也以其文風興盛屹立不倒。“魏晉之風”、“才高八斗”、“望梅止渴”等成語皆誕生於這個時代。
魏晉“反左書”是一種特殊的書法形式,為左手書寫,其他書法都是從左邊起筆,至右邊結束,比如書寫“一”字時,就是左邊起筆,其他筆畫類似。而反左書是左邊起筆,讀者拿張紙在上面寫一下就能明白。如下圖
反左書圖例一
圖例一中的“同”字,特徵比較明顯。再看下圖
反左書圖例二
由圖二可以看出,“神”字的左右結構是反向的。
以上是的是反左書的概念。
那麼反左書為什麼消失了呢?
有學者研究說:反左書書寫不易,辯識困難,與正常人視覺習慣相悖,大段文字則需要對著鏡子才能閱讀,因此湮滅在歷史長河中。
另一派學者持相反意見:很多字型,如金文,大篆等等也極難辯識,為何流傳至今?
我認為反左書跟金文不同。金文自成一體,其很多文稿包涵著古文化內涵,有其歷史研究價值。而反左書沒有獨特內涵,有故意賣弄,刁難讀者的嫌疑。您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