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WHLL涵
-
2 # 嫻妹談兵
在冷戰時期蘇聯建造了大量的大型導彈艦艇,但是由於設計時沒有采用開放式的結構設計,導致了蘇聯艦艇在進行到俄羅斯海軍之後都很難進行有效上的戰力升級,也就是說,從前蘇聯繼承下來的導彈艦艇除了雷達電子上的升級以外武器裝備上就很難進行有效的安裝和改進,雖然可以加裝近距離防禦系統,但是由於通用發射系統涉及到艦體結構的重新設計。也就是說俄羅斯海軍只能重新設計導彈艦艇,才能融合新世紀設計的通用發射系統。
然而近年來,俄羅斯海軍的造船工業一直都不是非常景氣,別說是建造大型導彈艦艇就是4000噸級的護衛艦俄羅斯海軍的建造上也面臨的諸多坎坷,與其說俄羅斯喜歡為小型導彈艦艇配備通用發射系統,還不如說是俄羅斯海軍對國家造船工業不足的一種妥協。11611型護衛艦和21631型輕型護衛艦都是俄羅斯海軍妥協的一種表現。以最低成本獲得最多的能力是俄羅斯海軍現在設計建造艦艇的主要方向,這主要體現在用小型護衛艦獲得發射遠端巡航導彈的能力。
眾所周知,在上個世紀90年代美蘇簽訂了限制陸基中程彈道導彈部署的中導條約。但是中導條約的限制物件只是潘興2一類的路基中程彈道導彈,海中發射的具備中程彈道導彈的巡航導彈是不受限制的。為此美國海軍建造了大量的可以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導彈巡洋艦、導彈驅逐艦和戰術核潛艇來利用此漏洞獲得距離攻擊陸地目標的能力。但是俄羅斯海軍由於經費較少不可能像美國海軍一樣大量建造8000噸級的驅逐艦和6000噸級的戰術核潛艇來獲得此能力,所以在小型艦艇上配備通用發射系統來獲得發射遠端巡航導彈的能力就成了俄羅斯海軍的首選,也可以說是無奈之舉。
-
3 # 赤子85233731
俄羅斯是一個傳統的陸地國家,其四大艦隊被陸地分割在不同方向且相聚較遠的海域,這樣就對相互支援造成了很大困難。從蘇聯開始就一直重視潛艇和輕型水面艦艇。由於彈道導彈的發展,不得不用大型的水面艦艇來進行遠洋的反潛。建造小型導彈艦艇和遠端轟炸機能解決相互支援困難的問題,小型艦艇可以透過內河使北海 波羅的海和黑海進行支援,從而避免長途奔襲還要透過北約的封鎖。所以俄羅斯優先發展小型艦艇是根據作戰情況和經濟能力擇優發展的。俄羅斯現在已經有很成熟的通用發射裝置,必然會裝備到輕型艦艇上,根據任務選擇彈種進行作戰。
-
4 # 兵器觀察員
俄羅斯將小型導彈艦與通用發射系統結合的初衷,應該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美蘇《中導條約》。條約規定雙方不得部署陸基中遠端導彈。這導致冷戰後期美蘇雙方都竭力發展各自的海基遠端導彈。美國海軍原來在大型戰艦(戰列艦等)上佈置“戰斧”導彈發射箱的做法顯然代價高昂。於是美蘇雙方不約而同地研製了適用於潛艇發射的導彈,美國還率先研製了可以垂直髮射“戰斧”巡航導彈的Mk41型通用垂直髮射系統,獲得了明顯的優勢。 不甘落後的蘇聯也開始研發通用化的艦載導彈發射系統。然而蘇聯解體打斷了其追趕美軍的進度。俄羅斯因無力添置大型戰艦而不得不另闢蹊徑,將體積緊湊、高度通用化的發射系統佈置在機動靈活的小型艦艇上,以彌補海基陸攻巡航導彈發射平臺不足的劣勢。因為小型艦艇具造價低廉,能在近海和內河部署等特點,從而獲得了發射陣地靈活、隱蔽性和生存能力更強的優勢。 上世紀80年代後期,蘇聯在研製通用艦載發射系統時並沒有追求將發射裝置完全統一,而是同時研製了傾斜發射系統和垂直髮射系統。佈置在甲板表面的傾斜發射裝置由於不需要解決燃氣排導問題,所以研製相對順利,裝備2座CM-316型6聯裝傾斜發射系統的12347型大型導彈艇“湧浪”號於1987年交付北方艦隊,隨後進行了“縞瑪瑙”反艦導彈的試射。垂直髮射導彈的3C14則需要嚴格控制體積並解決燃氣排導的難題,蘇聯解體前並未完成研製。導彈垂直髮射更符合現代戰艦對模組化設計和雷達隱身的要求,被新生的俄羅斯海軍以及印度海軍看好。在印度客戶需求的刺激下,快馬加鞭地完成了研製,率先裝備於出口的11356型護衛艦上。俄羅斯為“口徑/俱樂部”系列導彈選擇了同心筒式熱發射方式,發射裝置不需要設計燃氣排導通道和冷卻系統,而尺寸略大的“縞瑪瑙”反艦導彈則直接採用了傳統的提拉活塞桿冷發射方式,最終修成了冷熱共架的正果。正是憑藉其優良的通用性和適裝性,3C14幾乎成為了21世紀初俄式主戰艦艇的標配。(更多內容詳見《兵器》雜誌2016年第01期)ZZ
回覆列表
因為窮。。。。
正如我們看到的俄羅斯現在都是排水量在護衛艦左右的軍艦上面卻有著驅逐艦的火力,這個是不是很個性?是的,很個性啊。
現在許多文章也在諷刺俄羅斯,俄羅斯由於經濟問題,許多大排水量軍艦都存在於圖紙模型上面,或者以後會懇求中國來幫忙造7000左右的軍艦。這是由於經濟導致的斷層,不僅在技術上面,更多的是在代差上面。
中國遼寧號
反觀中國大型水面艦艇已經可以造055萬噸驅逐艦了,6到7萬噸的滑躍起飛航母,這才是海軍道路。
通用發射上面主要是導彈體積和發射箱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