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乙肝的傳播途徑有哪些?
17
回覆列表
  • 1 # 竹子講健康

    答案是肯定的,唾液是體液中的一種。

    乙肝的傳播途徑跟艾滋病的傳播途徑類似,主要有以下三個途徑:

    1.性傳播、體液傳播:目前已經證實了乙肝病人或乙肝病毒攜帶者的唾液、汗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均含有乙肝病毒,所以密切的生活接觸(如接吻)、性接觸等可能會傳播乙肝。

    2.血液傳播:乙肝患者及攜帶者血液中的乙肝病毒含量很高,即使是微量的血液進入正常人體也會導致感染,如輸血、共用注射器、牙刷、刮鬍刀、器官移植手術等均可傳播。

    3.母嬰傳播:分娩前、分娩中、分娩後母親都可將乙肝病毒傳播給嬰兒,分娩前主要是透過胎盤傳播,可能與胎盤的輕度剝離有關;分娩中嬰兒因母親破損的黏膜或面板接觸到母親的血、羊水、陰道分泌物而導致感染;分娩後母親與孩子密切接觸,母乳餵養等傳播乙肝病毒。

    雖然感染途徑很多,聽了讓人有點害怕,但是隻要打了疫苗,被別人傳播的機率是非常小的,保護率高達95%以上。

  • 2 # 肝博士楊明博大夫

    很多人擔心乙肝能不能透過唾液傳播,也就是吃飯能不能感染乙肝,這個情況一般來說乙肝是不會透過消化道傳播的。我們知道乙肝主要透過體液傳播,包括血液,精液,以及其他的體液。已有研究證實乙肝患者的唾液、尿液、血液、膽汁及乳汁等體液內是可以檢測到HBV存在的。但是與HBV感染的病人吃飯是不傳染乙型肝炎的,因為HBV不會透過消化道傳播。但是生活中似乎有一些例子,給我們造成一種錯覺,認為乙肝是因為共同就餐所致。之所以與乙肝病人吃飯有被傳染的可能,是因為很多人的口腔內外都存在著許多傷口,比如口唇出血、牙齦出血、口腔潰瘍、咽喉紅腫、扁桃體糜爛等等,這個時候當與HBV病人吃飯時如果恰好伴隨著這些情況,病毒就有可能透過破損的傷口進入人體。

    如果接觸者的免疫力低下,無法消滅病毒,就可能轉變為慢性乙肝。所以這個問題的答案與乙肝病人吃飯多數情況下是不傳染的,但是當口腔內有破損時就有傳染的可能。還有就是飲酒的情況,我們知道飲酒會導致胃黏膜擴張,甚至出血,這個時候如果接觸到病毒也是有可能感染的。

    另外接觸到病毒是否感染也與接觸到的病毒數量有關。HBV-DNA是表示傳染性強弱的指標,代表患者體內病毒數量的多少。HBV-DNA陰性表示乙肝病毒基本停止複製,此時傳染性較較低,HBV- DNA過高則表示乙肝病毒比較活躍,其體液內HBV的含量也相對較多,這個時候一起吃飯傳染乙肝病毒的機率可能會升高。儘管一般情況下消化道不傳播,但是唾液內確實有病毒,如果確定自己口腔黏膜完整,病毒無從侵襲,就不會感染,如口腔內有傷口時應避免與乙肝病人共餐、互用或共用餐具等。

  • 3 # 生命召集令

    乙型病毒性肝炎一直都是我們生活當中的惡魔,隨著我們對乙型病毒性肝炎危害的認識,我們在生活當中對乙肝的預防越來越重視。我們平時從各種醫學小常識中可以得知乙肝病毒主要是透過血液和體液傳播的。

    我們所認識的母嬰傳播主要分為兩個時期,首先是在妊娠期間,如果母親在此期間為乙肝病毒感染者,胎兒在子宮體內有可能被感染,這種機率不是很高,大約在10%左右;最為主要的是在圍生期,主要是生產過程中及哺乳期,這時充分的親密接觸增加了嬰兒被感染的機會。

    血液傳播主要是指有面板黏膜損害的易感染者,此時破損的面板黏膜暴露在外面,增加了感染乙肝病毒的機率。乙肝病毒主要是在感染者的血液、唾液、精液、陰道分泌物、乳汁等當中。

    那麼,乙肝病毒會不會透過唾液傳染呢?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傳染也是有條件的:如果易感染者有口腔黏膜的損害或者消化道黏膜的損害,接觸到感染者的唾液則感染乙肝病毒的機會會非常高。但是,乙肝病毒是不透過消化道傳播的,如果口腔黏膜或消化道沒有黏膜破損,並且乙型肝炎病毒在消化道內不易存活,所以正常的共餐或者親吻一般不會被感染乙肝病毒。

    乙肝非常可怕,我們平時如何注意預防呢?首先,不接觸各種可能受到血液汙染的器具,儘量減少不必要的輸血,打針,穿耳洞、紋身等活動要慎重,不要隨意使用他人的牙刷、刮鬍刀等私人用品,值得一提的是乙肝可以透過性接觸傳播。除此之外,定期進行乙肝疫苗的預防接種能夠有效預防乙型肝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撮合房屋買賣陷糾紛,鏈家左暉被限制高消費,打趣“不能給老婆買花”,你怎麼這番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