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近年來我們時不時就能在國際新聞中聽到某某國家改名的訊息:2018年03月16日白羅斯駐華大使館公開發文請中中國人改用“白羅斯”的名稱來稱呼該國以取代原來的“白俄羅斯”這一稱謂。2019年2月11日馬其頓議會通過憲法修正案將國名改為“北馬其頓共和國”。近期據外媒報道:自2020年1月1起以鬱金香和風車聞名世界的西歐國家荷蘭將正式停用“荷蘭”代指該國,而僅用“尼德蘭”這一國名。與此同時原來使用的鬱金香配“Holland”(荷蘭)的標識將變為設計成鬱金香形狀的“NL”加“Netherlands”(尼德蘭)的標識。可能在我們一般人的印象中這三次事件都是改名,可實際上只有馬其頓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改名,而白羅斯與荷蘭嚴格意義上是正名而非改名。

    白羅斯的國家全名是 Республика 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共和國), 縮寫為 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Беларусь這一單詞的發音中本就沒“俄”字存在,因此所謂“白俄羅斯”這種稱謂本身就是一個翻譯問題。白羅斯方面認為“白俄羅斯”這種稱謂會造成關於白俄羅斯是俄羅斯的一部分這樣一種誤解,因此要求國名的其他語種翻譯版本應當按白羅斯語的發音翻譯。根據這一原則使用Беларусь(白羅斯)進行英語、德語、義大利語、法語、漢語、日語、韓語和其他語言的翻譯,而使用這些語言的國家也都進行了相應的修改。由此可見白羅斯其實並沒改名,只是要求其他國家在翻譯自己的國名時按白羅斯語的發音將原來曾使用過的“白俄羅斯”改為“白羅斯”。

    歷史上馬其頓更多的作為一個廣義上的地理區名稱而存在。這一地區位於歐洲巴爾幹半島中南部地區,西臨阿爾巴尼亞山地,東接羅多彼山地,北靠歇亞山脈,東南臨愛琴海。地處巴爾幹核心,南下地中海的門戶,一直為重要的貿易和軍事通道。這一地區曾誕生過橫掃歐、亞、非三大洲的亞歷山大大帝,然而在此之後相繼被羅馬帝國、保加利亞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征服。19世紀晚期被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所統治巴爾幹半島各國相繼獨立,而馬其頓則在這一過程中一分為三:屬於塞爾維亞的部分稱瓦爾達爾馬其頓,屬於保加利亞的部分稱皮林馬其頓,屬於希臘的部分稱愛琴馬其頓。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塞爾維亞與從奧匈帝國獨立出來的克羅埃西亞、斯洛維尼亞等國組建了斯洛維尼亞-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王國,後來這一國家改名為南斯拉夫王國,而早先被劃歸塞爾維亞的那部分馬其頓領土自然也就成為南斯拉夫的一部分。二戰中南斯拉夫王國被軸心國肢解,保加利亞趁機佔領了早先被劃歸塞爾維亞的那部分馬其頓領土。二戰後在鐵托領導下南斯拉夫建立了一個聯邦制國家,一度被保加利亞佔去的馬其頓地區又回到了南斯拉夫手中。不過這次南斯拉夫沒再將馬其頓劃歸塞爾維亞管轄,而是讓馬其頓單獨以一個加盟共和國的形式存在。1991年南斯拉夫解體,原屬南斯拉夫加盟共和國的馬其頓成為獨立的主權國家。獨立後的馬其頓將國名定為“馬其頓共和國”,然而卻因此與鄰國希臘糾葛不斷: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馬其頓共和國只佔有古代馬其頓地區的一部分,而同樣佔有一部分古代馬其頓領土的希臘認為馬其頓的國名暗示其對希臘北部馬其頓區存在領土要求,同時希臘將古代馬其頓的亞歷山大大帝視為本國曆史上的人物,因此始終堅持要求馬其頓“更名換姓”,不然就將在馬其頓加入北約和歐盟的道路上設定障礙。1995年希臘同意馬其頓以“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的國名加入各種國際組織。2018年6月兩國達成協議:以馬其頓更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作為希臘同意其加入歐盟和北約的條件。2019年2月12日馬其頓政府宣佈正式更改國名為“北馬其頓共和國”。

    我們通常所說的荷蘭王國一開始是由尼德蘭北部七個省組成的聯省國家,如今這個國家的行政區劃已演變為12個省,而原來最大的荷蘭省已分為北荷蘭與南荷蘭兩省:北荷蘭主要是以首都阿姆斯特丹為核心的地區,南荷蘭則是以海牙和鹿特丹為中心。長期以來北荷蘭與南荷蘭兩塊地區始終是尼德蘭王國內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也是歷史人文、藝術氣息、旅遊資源最豐富的地區,久而久之人們已習慣性地將尼德蘭王國稱為荷蘭王國。就像如果張三小名叫狗剩,那麼大家可能就會習慣性稱呼其為狗剩。如今英文、中文、日文中均將尼德蘭王國的國名翻譯為“荷蘭”,甚至就連當地旅遊部門自己也從25年前起就在旅遊宣傳品中使用“荷蘭”一名。不過尼德蘭政府認為荷蘭僅僅只能代表阿姆斯特丹與鹿特丹兩個地區的簡稱,而尼德蘭才能夠、代表全國12個省,而只用“荷蘭”這一小部分去推廣整個國家的做法有點奇怪。因此尼德蘭政府決定趁新年打造新形象,全面將國家正名為“尼德蘭”,為此需要耗費22萬美元修改國家標識——將其國家標識上的鬱金香圖案改為大寫字母“NL”。據外媒推測:此舉旨在提升荷蘭的國際形象,同時也是吸引遊客到荷蘭其他地方的一種方式。預計2023年荷蘭的遊客人數將突破3000萬。如此大規模的遊客群體勢必對當地環境造成壓力。政府認為正名利於重塑國家形象,吸引外國遊客到荷蘭各地去旅遊,而不是僅僅聚集在阿姆斯特丹、海牙與鹿特丹等少數地區。

    相比白羅斯、尼德蘭的正名與馬其頓的改名而言:與中國鄰近的北韓半島一南一北分佈的南韓與北韓的名稱使用一度是比較混亂的。可能有一定年紀的人會記得以前中國是管南韓叫南北韓的,迄今為止“北北韓”、“南北韓”、“北韓”、“南韓”等各種稱謂也依然可見。除了中國大陸之外港臺地區以及日本、越南等漢字文化圈的國家和地區關於用什麼漢字稱呼北韓半島這兩個國家其實一直就是一筆糊塗賬。如果拋開民間隨意性的使用而言:目前中國大陸官方層面分別稱其為北韓、南韓;中國臺灣地區稱其為南韓、北韓;日本則稱其為南北韓、北北韓。其實中國同樣經歷了一段國名使用混亂的時期:目前發現的“中國”這一名稱最早起源於西周時期的“宅茲中國”銘文,然而在此後相當漫長的歷史歲月裡“中國”一詞是用來與四方蠻夷對應的文化概念,卻並沒成為我們這個國家的正式國名。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我們不妨思考一個人的名字一般是別人使用的多,還是自己使用的多啊?事實上名字是用來與人區分的。我們每個人的名字絕大多數時候是用來讓別人稱呼自己的,而我們自己一般不會沒事叫自己的名字玩。其實國家的名字同樣是用來讓別人稱呼自己的。古代中國是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因此在理論上中國皇帝是受命於天統治天下的天子。天子所統治的是全天下,而不是某個具體的國家,其他民族在中原天子的眼中都是蠻夷,根本不具備與我們同等的地位,自然彼此之間也不可能以平等國家的身份互相稱呼。另一方面古代中國在國內統治方面是建立在家天下的基礎之上的:朝代的更迭意味著統治天下的姓氏的變化。家族統治天下的不斷迴圈使古代中國無法在語言上創造出一個能涵蓋任何朝代的國號,於是在古代朝代名也就等同於國名:大漢、大唐、大明、大清等國號輪番使用,而外中國人也就稱當時的中中國人為秦人、漢人、唐人、大明人、清中國人......直到古代中國開始向近現代國家轉型後“中國”才作為正式的國名被用於與外國的外交條約中。1907年早稻田大學的中國留學生在入學登記時填寫國籍時仍是中國、中華、清國、大清乃至大清帝國等各種稱謂混用。

    北韓半島在地理上與中國毗鄰,自古以來就深受中華文明影響,也是漢字文化圈的成員之一。和中國類似的是:古代北韓半島的國家也是沒統一國名的,因此朝代名也就被等同於國名。根據如今朝、韓兩國的史料記載:半島上最早的王朝就是以“北韓”作為國號的。在半島的創世神話中天帝桓因的次子桓雄下凡人間,在一處山洞中遇到一頭虎和一頭熊,虎和熊請求桓雄把它們變成人,桓雄給了它們20片蒜和一把艾草並告訴它們吃完之後百日之內不能見Sunny。虎沒能照辦,因此沒能變成人;熊則幻化為一名女子。後來桓雄與熊女結合生下了北韓民族的始祖檀君王儉。相當於中國唐堯五十年戊辰(公元前2333年)王儉在平壤建國並定國號為北韓。這就是北韓民族的創世神話中關於”北韓“這一國名的由來,不過這似乎更多類似於一種神話故事。在中國現存的古籍之中”北韓“一詞最早見於《山海經》之中“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曰北韓”的記載。據現代史學界推測:《山海經》是成書於戰國中後期,而其參考資料的年代可能更為久遠,這也就是說至少在戰國時代北韓就已被當作國名使用了。需要指出的是:《山海經》中的這個北韓國是周王朝分封的諸侯國之一,儘管這個北韓國的一部分疆土延伸到了今天的北韓半島北部,但嚴格意義上這個北韓國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和今天的北韓不是一個概念。這個作為周王朝諸侯國的北韓國在司馬遷的《史記·北韓列傳》中被稱之為箕子北韓:周武王伐紂滅商後並沒對商朝後裔趕盡殺絕,商紂王的叔父箕子與比干、微子並稱三賢,周武王也對箕子的賢德之名欽佩不已,於是向箕子請教人倫規範,箕子便作《洪範》,向周天子講述定國安民的道理。夏、商、週三代的改朝換代和後世王朝有一點很不一樣:後世改朝換代要麼就將前朝皇室趕盡殺絕;要麼好生優待,但嚴加監視。總之不會讓前朝皇族參與朝政,封一個空有其名的爵位倒是有可能。夏、商、週三代不這樣——那時華夏民族正由原始部族向文明國家過渡:商部族取代夏部族成為華夏各部族的聯盟領袖,但夏部族的後裔依然被冊封為商朝貴族,武王伐紂後對商朝後裔基本也延續這一政策。久仰箕子大名的周武王將北韓之地封給了他,當時所謂的北韓之地大體在今天遼寧省境內的遼河流域一帶,和今天的北韓其實並沒多少關係。

    戰國時代燕昭王在打敗東胡部落後乘勝東擊遼水一帶的箕子北韓,奪取了遼東的廣大地區,極邊甚至伸過今鴨綠江以南。“直至滿番汗為界”——燕國的邊界由此一直推進到今天北韓半島鴨綠江以南的清川江流域一帶。箕子北韓在燕國的戰略壓力下將統治中心由中國遼東地區遷到了如今的北韓半島,就此與北韓半島的歷史產生交集。到了秦末漢初中原戰亂之際一個名叫衛滿的燕國流民逃到箕子北韓。箕子北韓君主箕準拜衛滿為博士,將箕子北韓西部方圓數百里土地封給衛滿,讓衛滿守護箕子北韓西部邊境。衛滿等到力量聚集雄厚後便驅逐箕準,自立為王,定都王險城,建立衛氏北韓政權(或叫衛滿北韓)。衛滿北韓的國土還包括高句麗、真番、臨屯、沃沮、夫餘五國之地,方圓數千裡,疆域遠超箕子北韓。衛滿死後王位傳給兒子,兒子又傳給孫子。衛滿的孫子名叫衛右渠。被衛滿滅掉的箕子北韓的後裔逃到半島南部建立辰國。衛右渠時代辰國和北韓半島上另一個小國真番同時上書漢朝表示希望遣使前去中國朝見。衛右渠擔心這兩個國家投靠中國後會打擊自己,所以極力阻撓。此時正是漢武帝在位時期,而漢武帝作為一位擁有絕對權力與自信的君主連匈奴尚不放在眼中,又怎會接受衛氏北韓的傲慢態度呢?公元前109年樓船將軍楊僕奉漢武帝之命率5萬水師出兵北韓,與此同時漢朝另派7000名陸軍進攻衛氏北韓的都城王儉城。公元前108年王儉城陷落,衛氏北韓滅亡。如今在朝、韓兩國的史料中將檀君北韓、箕子北韓、衛氏北韓三代合稱古北韓。古北韓滅亡後漢武帝在其故地設立了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個郡,合稱漢四郡,統治北韓半島漢江以北地區。公元前82年漢朝將臨屯、真番二郡併入樂浪、玄菟二郡。樂浪郡治所仍在今北韓平壤;玄菟郡治所則初在夫租(今北韓咸興),後因受貊所反抗而遷往遼東高句麗(今遼寧新賓),統治夫餘、高句麗等族。東漢、曹魏和西晉皆保留了樂浪郡和玄菟郡。東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氏分出樂浪郡南部設立帶方郡,併為魏晉所承繼。

    自漢武帝滅衛氏北韓以來以北韓為名的國家不復存在,半島北部處於漢四郡的管轄之下。與此同時生活在半島南部的部族被稱為三韓部族。這一稱謂最早見於《後漢書·東夷列傳》中的記載:韓有三種:一曰馬韓、二曰辰韓、三曰弁辰。馬韓在西,有五十四國,其北與樂浪,南與倭接,與倭為近親屬也,辰韓在東,十有二國,其北與同族之濊貊接。弁辰在辰韓之南,亦十有二國,其南亦與倭接,與倭亦為近親之屬也。凡七十八國,伯濟是其一國焉。大者萬餘戶,小者數千家,各在山海間,地合方四千餘里,東西以海為限,皆古之辰國也。馬韓最大,共立其種為辰王,都目支國,盡王三韓之地。其諸國王先皆是馬韓種人焉。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可以得知:當北韓半島北部由漢四郡統治時期在半島南部生活著馬韓、辰韓、弁韓三支部族,因此合稱三韓。西漢時期三韓就與中國有密切交往,其中辰韓因語言、稱謂、器物等與秦朝相似而被稱為“秦韓”。《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南韓”,此係“南韓”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北韓半島南部的辰韓部落聯盟逐漸演化為後來的新羅國,而從中國東北遷徙而來的扶余後裔在征服半島馬韓土著部族後逐漸演化為百濟國,源自中國東北的割據政權高句麗在被曹魏攻破丸都城後也開始向北韓半島發展。

    1388年五月五月李成桂渡過鴨綠江後發覺行軍困難、糧餉不濟,上書要求班師,然而高麗國王王禑拒不接納李成桂關於班師的建議。於是李成桂在勸服和自己一同出征的軍都統使曹敏修後果斷在威化島回軍佔領高麗首都開京,隨即流放了時任門下侍中(首相)的崔瑩,此後高麗政權實際上已轉移到李成桂和曹敏修手中。六月王禑被諸將逼宮退位,李成桂主張另立王氏宗親,曹敏修、李穡則主張立王禑之子王昌,最終王昌即位,曹敏修和李成桂分任左右侍中,同時李成桂被任命為東北面朔方、江陵道都統使並賜忠勤亮節宣威同德安社功臣之號。至此擋在李成桂大權獨攬道路上的只剩下和他一起回師並同樣手握軍權的曹敏修了,到了這年七月李成桂指使自己的手下趙浚彈劾曹敏修,從而得以趁機獨攬政權。八月李成桂又開始擔任都總中外諸軍事,十月開始出任兼判尚瑞司事。這時已掌握高麗實權的李成桂通過獨尊儒術、削弱佛教以及私田改革等措施逐步為自己改朝換代進行意識形態轉換的準備:首先李成桂下令調查全國土地,1390年將所有現存的公私田冊檔都予以焚燬。次年頒佈了土地制度的新法令——科田法。規定科田只能取自京畿地區,按每人已有的官階對官僚集團成員實行分配,其他郡縣土地屬於公田。這樣高麗權門世族和佛教勢力的經濟基礎遭到徹底破壞,從而敲響了他們的喪鐘。另一方面私田改革也象徵著高麗王朝本身的沒落,公田的增長使政府收入相應增加,為李成桂的改朝換代奠定了經濟基礎。公元1392年七月十七日丙申李成桂廢黜高麗恭讓王,正式登基稱王。李成桂在廢黜高麗末代國王的第二天就派出特使來到南京朝見明太祖朱元璋並請求明朝的冊封。他為自己開創的新王朝準備了北韓、和寧兩個名字請朱元璋選擇,朱元璋自然樂意由這個對自己恭順的小弟取代親元的高麗王朝,冊封自然是順理成章之事,最終朱元璋欽定了北韓二字作為李成桂所開創的新王朝的名字,公元1393年李成桂正式下詔啟用“北韓”這一國號,至此延續474年的王氏高麗王朝被李氏北韓王朝取代。

    明清易代後李氏北韓王朝表面上向清朝稱臣,然而在國內仍一直堅持使用明朝的崇禎年號。明代北韓使臣出使北京的紀行《朝天錄》被改稱《燕行錄》——不再是去朝見天朝,而只是去一座名為燕京的城市旅遊一番。北韓自認為儲存了由明朝傳入的中華正統,於是以小中華自居,將清朝統治下的中國視為蠻夷之地。以九義士後人為代表的明朝遺民在李氏北韓時代一直被北韓官方和百姓愛戴,而後期從清朝越境到北韓的中國百姓則被稱為“向化人”。從這時起北韓就認為中國已淪為蠻夷之邦,漸漸有輕視中國之心。歷史上北韓半島政權長期稱臣於中原王朝,因此其歷代君主的頭銜都是王,而不敢稱皇稱帝。由於明清易代後北韓自視繼承了中華正統,歷史上對中華文明的景仰之情轉變成一種深以自己繼承了中華正統自信,所以一時間各種鼓吹稱帝的論調甚囂塵上。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北韓儒臣金若行上疏,認為崇禎十七年(1644年)以後中國無主,北韓獨保正統,因此請求北韓英祖稱帝建元,用天子禮樂。英祖未必不贊同此建議,只是未免得罪清朝而不得不將金若行貶為庶人併發配黑山島。 甲午戰爭後北韓和中國歷史上形成的宗藩關係被徹底切斷,這時各種鼓吹稱帝的言論又開始流行起來。1897年10月12日北韓高宗正式稱帝,該國號為大韓帝國(簡稱南韓)。儘管“南韓”這一稱謂最早出自於中國史書《三國志》,但當時這不過是對三韓部族的統稱而非正式國號,也就是說“南韓”這一稱謂作為正式國號始於1897年。據說當時之所以使用三韓部族的名稱作為國號是因為國王李熙認為“北韓”這一國號儘管最初可以追溯到古北韓時期,然而李氏王朝使用這一國號卻是由於中國明朝皇帝的賜名,所以用半島土著民族的名稱作為國號以彰顯獨立性。然而此時的北韓半島卻並不具備真正的獨立性——宗藩體系的打破是日本對北韓半島事務介入的結果,早已將北韓半島視為唾手可得之物的日本自然不可能允許北韓半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獨立自主。1910年8月22日南韓總理李完用與日本代表寺內正毅簽訂《日韓合併條約》,至此大韓帝國在立國13年後就被日本吞併。

    日本在北韓半島的殖民統治激起了半島人民的抗日鬥爭:這一時期的抗日組織在名稱的使用上也是將北韓、南韓等稱謂混用的。在北韓半島本土、中國、蘇聯等地湧現出大韓民國議會政府、北韓民國臨時政府、漢城臨時政府、大韓民間政府、新韓民國臨時政府、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等抗日獨立派人士建立的政府。1919年9月流亡在中國上海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以改憲的形式吸收大韓民國議會政府後與漢城臨時政府統合,由此建立了單一統合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中國抗戰爆發後北韓半島的獨立運動得到了中中國人民和國、共兩黨的支援:受重慶國民政府支援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建立了自己的武裝力量——南韓光復軍;轉戰於東北、華北的北韓族抗日武裝北韓義勇隊則得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支援。當金日成、金九等民族獨立運動領導人在中國參加抗日鬥爭的同時作為民族運動活動家的呂運亨選擇留在本土。1945年8月15日呂運亨被日本人設在半島的總督府召見。呂運亨到了總督府後被告知日本已決定向盟軍投降,北韓半島即將迎來獨立,但與此同時日方希望呂運亨協助日方維持日本人撤離過程中的治安。呂運亨同意協助日方維持治安,交換條件則是日本不干涉北韓建國。當天以呂運亨為委員長的北韓建國準備委員會成立。這時呂運亨已得知美、蘇兩國達成了對北韓半島以三八線為界進行南北分割槽佔領的協議,於是他搶在美軍進駐之前於9月6日宣佈成立“北韓人民共和國”。1945年8月24日蘇軍進入平壤解除日軍武裝,9月8日美軍在仁川登陸。美軍一進入北韓半島南部就宣佈美國軍政廳是南北韓唯一合法的政府,同時命令“北韓人民共和國”解散。這時半島所面臨的命運無非兩種:要麼進行南北方全民選舉產生統一的政府,要麼南北方各自進行選舉。1948年5月10日南北韓方面進行了單獨選舉,同年8月15日半島南部成立了以李承晚為總統的大韓民國政府。北方為與之對抗於1948年9月9日成立了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北韓半島由此分裂為南方的南韓和北方的北韓兩個國家。冷戰時期半島南北方之間的對立被視為是兩大陣營對立的縮影,所以資本主義陣營的國家通常只與南韓建立外交關係而不承認北韓,而中國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只與北韓保持外交關係,這一時期中國在官方層面稱南韓政府為南北韓當局。冷戰結束後國際形勢趨於緩和:北韓與南韓被同時接納為聯合國成員。1992年中韓建交後中國在官方層面將原來的“南北韓”稱謂改為”南韓“。

  • 2 # 使用者82083733124

    這個問題,得從歷史說起。

    1895年以前,北韓是中國冊封的番屬國,其地位相當於前蘇聯的加盟共和國。北韓這個名稱也是明朝朱元璋給取的。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失去了對北韓的實際控制,北韓半島在日本的支援下宣佈獨立,定國號為“大韓帝國”,金九為國王。但這個所謂獨立的“大韓帝國”存在時間並不長,到1910年日本正式吞併北韓半島,成為日本的殖民地。

    1945年日本戰敗,北韓半島由美蘇兩國實際控制,後來在兩國扶持下分別建國,以北緯38度線為戒,北方叫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北韓。南方叫大韓民國,簡稱南韓。但是中國並不承認南方的大韓民國政權為獨立的國家,只是稱為南北韓地區。1992年中國正式承認南韓政府,兩國建交,所以改稱為南韓。

    由於北韓半島過去長期屬於中國管轄下,使用漢字作為官方文字,只在發音上有所不同,所以不管是北韓還是南韓,都不需要進行翻譯,直接把漢字拿過來即可,包括他們的姓名也是一樣。當然北韓半島脫離中國後,不管北方的北韓還是南方的南韓,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去中國化,包括創造了拼音式的韓文等,現在已經跟中國文化漸行漸遠了

  • 3 # 直江信綱

    首先,南韓是音譯。

    南韓,官方國號大韓民國,讀音Dae han min guk。可以看到,“韓”確實讀“han”。而從最早的“三韓”到今天的“南韓”,北韓半島上的政權和這個“韓”字,也是有很深的關係的。“韓”,在韓語裡有“大”的意思,比如韓語中的“韓文/諺文”一詞“한글”,本意即為“大字”。當時北韓半島上有許多部落,其中馬韓、辰韓、弁韓為其大者,故名“三韓”,後來成了北韓半島的一個代稱。

    第二,“南北韓”的這種叫法,是北韓方面的叫法,也是中國在與南韓建交之前的叫法。

    北韓半島雙方都認為自己才是半島唯一的合法政權。大韓民國自稱“南韓”,而將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稱做“北韓”;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自稱“北韓”,而將大韓民國稱為“南北韓”。南韓從來沒有自稱自己是“南北韓”過。(有意思的是,南韓管北韓半島叫“韓半島”,不過也有“北韓半島”的用法)

    中國在1992年建交之前,一直只承認北韓是半島唯一的合法政權,所以一直以來和北韓一樣,管南韓叫“南北韓”;1992年中韓建交,於是改稱“南韓”。而在港澳臺地區,則習慣和美國用法類似,稱北韓為“北韓”。

    不過英語國家沒有這樣的煩惱——“北韓”和“韓”的英語翻譯都是Korea(源自“高麗”一詞),所以一般加上“南”“北”稱呼,即稱北韓為“North Korea”,稱南韓為“South Korea”;或者使用正式國名的縮寫,稱北韓為D.P.R.K,稱南韓為R.O.K.

  • 4 # 海研會

    這個問題其實和音譯、意譯沒有什麼關係,主要是包含著很大的政治原因。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原本被日本吞併的北韓半島獲得解放,旋即在北韓半島成立了南北兩個國家,即北部的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簡稱北韓),以及南部的大韓民國(簡稱南韓)。最初中國只承認北韓是北韓半島的合法政權,對於北韓半島南方的南韓並不承認,認為屬於偽政權,因而對“大韓民國”“南韓”等名詞並不公開使用,在對其進行表述時,往往採用了帶有貶抑性質的名詞,即“南北韓”。

    1992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大韓民國正式建交,互相承認,從此之後,中國開始稱呼大韓民國國號,同時也用其簡稱南韓逐漸取代了非正式的“南北韓”這一名稱。

    為了加深對這一問題的理解,再來說一下“南韓”這一名稱的歷史由來。

    (大韓帝國開國皇帝李熙)

    在中國明清時代,北韓半島由李氏政權統治,即李朝,當時中國賜予其的國號稱為北韓王國。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中國和北韓的宗藩關係名存實亡,在日本的影響下,以及北韓國內一些官紳士子的鼓動下,李氏王朝於1897年自稱為帝國,元首稱為皇帝,為了區別於此前中國冊封的國號“北韓”,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其中的韓字取自北韓半島古代政權的名稱。

    (大韓民國國父金九)

    1910年,日本吞併北韓半島,大韓帝國滅亡。緊隨其後,一批仁人志士在1919年發起抗日獨立運動,並在中國建立流亡政權,稱為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到了1945年北韓半島解放,大韓民國臨時政府迴歸祖國,後來成立的大韓民國就是繼承了大韓民國臨時政府的法統。

  • 5 # 君浩

    南韓的名稱嚴格來將不算是翻譯,而是從中國古代對北韓半島國家多種稱呼裡選了一個而已。當然更多地是一種歷史以及外交要求。

    與西方特別是美國不同,中國歷史上一直是與北韓有淵源的,在很漫長的的一段時間內,北韓半島諸國一直是我們的藩屬國,文化自然不必多說,許多國名都是我們給起的。比如現在的北韓,是當年明朝皇帝頒佈的國名。除了這個稱呼之外,可以代表北韓的稱謂還有很多,比較有名的有百濟、新羅、高麗等等,也曾經有過三韓以及大韓一些列稱呼。

    近代因為清王朝力量衰退,北韓王朝被日本滅掉,二戰之後南北地區又因為背後的力量不同產生分裂。南北地區都宣稱自己是北韓半島的正統,北部北韓,也就是現在的北韓,因為與中國建交時間早,於是就延續了北韓這一稱呼。對於南部北韓,也就是現在的南韓,中國外交上起初是不承認的。

    後來因為美國與我們建交,南韓緊隨美國的步伐,也和我們建交。這時候就得考慮外交上如何稱呼南韓。如果也叫北韓,北部北韓肯定不樂意,如果叫南北韓,南韓則覺得聽起來自己好像是北韓的附庸一樣,氣勢上矮了一頭。於是從歷史上挑了“韓”這個國號,稱為南韓。同時韓在韓語裡面還有“大”,“一”的意思,這個稱呼讓南韓自尊心很受用,覺得比北韓高了一截。其實都是一個意思。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好比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雖然有漢唐的區分,但具體地域差不多都是中國這一塊地。

    歐美就不一樣了,他們的語言裡北韓半島就一個稱呼,自然就得用南北區分了。比如英語國家,北韓就是一個單詞Korea,雖然南韓以及北韓都有正式的外交稱呼,但都離不開這個Korea,所以許多英文檔案裡還是用南北來區分北韓以及南韓。

    另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我們一般稱呼的北韓半島在我們的香港臺灣地區被稱呼為南韓半島。南北韓或者北北韓則被稱呼為南韓或者北韓,許多港臺地區的老電影就有相關體現。至於究竟該叫北韓還是南韓,本質就是一種外交文字遊戲罷了。

  • 6 # 快樂船伕

    為什麼以前的南北韓現在叫南韓,是音譯還是意譯?對此筆者認為,這並非音譯意譯的問題,而皆因政治因素所致。中、韓兩國在相當長的一個歷史時期無外交往來,中國當時只與北韓有外交關係。而從區位上講,北韓在半島北端,南韓在半島南端。再者朝、韓雙方也是互不承認,南韓將北韓稱之為“北韓”,北韓則將南韓稱之為“南北韓”,我們也自然按照朝方的叫法,將南韓稱之為“南北韓”,這是基於當時的情勢,並不由得我們想怎麼叫就怎麼叫的。那時我們國內有些人也有將北韓叫作北北韓的,但在國際上尤其是像美國等西方國家,則又多把北韓叫作“北韓”。這應該說都是出於一種政治和情勢的考量。現在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各國政府在對外交往上都採取了比較務實的策略,上述情形可說基本上已不存在。改革開放後,中國與南韓建立了外交關係,雙方互派大使,經貿文化往來頻繁,這有益於兩中國人民。南韓方面將我們叫中華人民共和國,簡稱“中國”,我們當然要把人家叫作南韓,這體現的是一種國與國交往間的平等相待,互相尊重。若我們再叫南韓為“南北韓”就顯得不合適了。至於說北韓為什麼叫北韓,南韓為什麼叫南韓,半島就那麼點歷史,筆者以為這並非我們在這裡要拿來討論的問題,也似乎沒那個必要。以上屬個人一點見解,謝謝。

  • 7 # 大工牛乳001

    歷史書上不是有東學黨嗎?北韓爆發東學黨起義,求救宗主國中國清政府,日本也藉機出兵最終發展成甲午中日戰爭。日本勝利後扶植了新政府把北韓王國改為大韓帝國,最後又進行了日韓合併。日本投降後,北韓復國,建立北韓人民共和國,但很快讓美中國人強行解散了政府。當時的北韓,北部是蘇聯控制,南方是美國控制。北方蘇聯人代表金日成以為能統一北韓半島,突然發兵攻打南方,爆發北韓戰爭。南方沒有準備,一路敗退至釜山。聯合國發起了決議,組建聯合國軍反攻。這下子是北韓快完了,又來求救中國。中國組建志願軍入朝,最後基本恢復了戰前控制線,各方和談停戰。停戰後北方建立了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南方成立了大韓民國。中國跟北韓建交,稱南韓為南北韓,92年建交後才稱其為南韓。現在稱北韓的話就是說北韓,但這麼說的人還是比較少的。說白了都是立場問題。不過把北韓話叫做韓語的人倒是越來越多。日本經濟崛起於北韓戰爭,當時工廠都在生產武器。如果硬要從北韓戰爭中找一個贏家的話,那麼日本當之無愧。日本也有很多人蔘與了北韓戰爭,不過是以間諜的身份。

  • 8 # victor0811

    提問反了,應該是“以前的南韓為什麼有一段時間叫南北韓?”因為南韓的國號歷史早有記載,而“南北韓”是我們社會主義陣營對“大韓民國”的貶稱,國際上統稱“REPUBLIC OF KOREA”。我們與北韓是鮮血凝成的戰鬥友誼,所以不肯承認“大韓民國”,只管他們叫“南北韓”。由此引發了很多有趣的故事,例如瀋陽那幾個亡命徒劫持民航飛機在漢城降落,我們有求於人家,由民航總局沈圖同志第一次稱呼人家為“大韓民國”,給南韓激動夠嗆。再有我們去南韓訪問,普通護照裡的前往國一欄不能寫大韓民國,你若寫南北韓,人家肯定不讓你入境,只好統一規定寫“世界各地”,結果我們的護照在那年頭顯得很神祕,很高大上,著實唬了一些人。

  • 9 # 科技譚

    中韓建交前稱南北韓,建交後是南韓

    南韓相對中文來說是音譯,相對於英文south of Korea不算音譯

  • 10 # 劉權林

    不管是叫北北韓、南北韓,還是叫北韓、南韓,還是叫北韓、南韓,理論上來說都沒有錯。

    這些國名既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主要原因是北韓半島曾經使用過漢字,所以用什麼漢字稱呼北韓半島上這兩個國家,是個糊塗賬。比如日本用南北韓、北北韓,臺灣用南韓、北韓,我們用北韓、南韓。

    漢朝時曾經征服了北韓半島北部,南部沒有徵服,南部當時有三個國家,都叫什麼韓,所以南韓獨立時就用了“韓”作為國名。

    所以用漢字稱呼南韓是沒有問題的,南韓憲法裡也用漢字“大韓民國”,南韓憲法是夾雜漢字的。

    但明朝時朱元璋賜國名叫北韓,朝日鮮明之國,不再用高麗國名。那時北韓上層社會都還用漢字,漢字寫出來就是北韓,所以用北韓稱呼也是沒錯的。

    英語就沒有這個問題,英語是音譯高麗,叫Korea, 北韓叫north korea, 南韓叫south korea。

  • 11 # 濮陽無憂

    但具體到從“南北韓”變成“南韓”,則是在字譯之外,還另外有一些原因。其實這原因說出來也挺簡單的,因為歷史原因,中國和南韓建交時間非常晚,到1992年才建交。所以在中韓建交之前,中國大陸並沒有用南韓自己定的國名稱呼南韓,而是用借用北韓半島的名字,將其稱為南北韓。當然這裡面有一些相對複雜的原因,這裡石頭君就不多說了。

    (南韓最大的報紙之一:《北韓日報》,報名完全用漢字書寫,韓朝兩個詞也都是“字譯”)

    但其實“北韓”也不是音譯,也是字譯。只是在1992年中韓建交之後,中國開始用南韓自己確定的國名“大韓民國”來稱呼南韓,通常使用其簡稱南韓,這就是從“南北韓”到“南韓”譯名變化的淵源了。不是音譯,也不是意譯,而是“字譯”!

  • 12 # 蘭臺說

    這與音譯和意譯關係不大,與中國歷史慣例和現代國際政治環境密切相關。

    北韓半島的這兩個國家,歷史淵源流長,關係曾經十分密切。

    “北韓”之名從何而來?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中國戰國至秦漢時期一些文獻中,就出現了“北韓”的記載。

    例如《山海經》中記載:“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北韓、天毒。”

    而且中國古籍中記載,商王文丁的兒子封於箕,因而稱為箕子。

    在商周政權交替時期,箕子率領一群殷商貴族等一行人,從黃海東渡。後來他們登上了一個大海島,因見山明水秀,一派明麗景象,便將那個地方叫做北韓,並且定居下來,建立了政權。

    由此,中國自周朝時便把此地稱為箕子北韓。

    而北韓半島高麗王朝的史書《三國遺事》中,則稱神話人物檀君王儉於公元前2333年建國,國號“北韓”。

    到西漢初年,燕王盧綰叛亂,劉邦調軍攻打。燕王手下的衛滿,率領部眾東渡,投靠箕子北韓,受到重用。

    衛滿實力坐大後,便驅逐國王箕準,自立為王。

    由此,中國古籍中便把此地稱為衛滿北韓或者衛氏北韓。

    西漢司馬遷的《史記》中有《北韓列傳》,記錄了衛滿北韓的歷史。

    無論是箕子北韓還是衛滿北韓,都是當時中國中原王周、秦朝的“外臣”、屬國。

    漢武帝時征伐北韓,設定四郡,使此地直接成為漢朝的轄區。

    “南韓”之名從何而來?

    公元前2世紀末至公元4世紀,大約是中國漢朝至晉朝時期,北韓半島南部存在三個部落聯盟,中國古籍中稱為馬韓、辰韓、弁韓,合稱“三韓”。

    《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中記載:

    “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南韓”。

    這是中國對於“南韓”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

    由以上可見,中國最早有“北韓”、後有“南韓”的名稱記載。

    後來,隨著北韓半島的國家政權變化,中國對這些政權有高句麗、百濟、新羅以及金氏新羅、王氏高麗、李氏北韓等稱呼。

    這些政權先後統一北韓半島,從未以“南韓”為號,但“韓”是其政權的別稱。

    例如高麗太祖王建曾聲稱“朕賴三韓山川陰佑以成大業”。

    中國清朝在1882年簽訂的《中朝商民水陸貿易章程》中,稱北韓人民為“韓民”。1894年,清朝在向日本開戰的詔書中也說“拯韓民於塗炭””。

    1897年10月12日,北韓王朝李熙即王位,次日在敕令中稱:

    “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併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

    隨即,他改國號為“大韓帝國”。從而“南韓”這個名稱被正式啟用。

    也即,“北韓”和“南韓”都曾經指代北韓半島的國家。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北韓”和“南韓”

    1948年8月和9月,以“三八線”(北緯38°線)為界,北韓半島的南北先後成立了大韓民國、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大韓民國的韓文為대한민국,英文為Republic of Korea, 我們簡稱“南韓”。北韓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的北韓語為조선민주주의인민공화국,英語為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我們簡稱“北韓”。

    兩國都宣稱自己是北韓半島唯一的合法政權,領土包括整個北韓半島,並且都把統一半島作為國家的重要戰略目標。

    因此,兩國都以自己為尊,矮化對方。北韓稱南韓為“南北韓”,南韓稱北韓為“北韓”。

    對於這種涉及強烈的政治含義的稱呼,其它國家使用時稍有不慎,就會導致其中一方反感,甚至引發國際糾紛,惡化外交關係。

    那麼,要麼用兩國各自的標準名稱,顯得尊重、客觀。

    要麼用英語的Korea稱呼。兩國的英文名稱裡都有“Korea”,它的發音源於北韓半島的古國——高麗。

    “Korea”的‬現代漢語的意思,同時既為“南韓”也為“北韓”。因為無法區分北韓和南韓,就顯得中立。

    而且,對於北韓半島這兩個國家的稱呼,因為國際政治局勢和國家立場的不同,稱呼也有差異。

    例如中國把上世紀50年代初的戰爭稱為“抗美援朝”,而美國等國家稱為“韓戰”,而中立的說法叫“北韓戰爭”。

  • 13 # 單純星辰bl

    以前的南北韓現在叫南韓,不是音譯和意譯。從戰勝日本鬼子,美國駐軍南韓,南韓成了美國的附庸殖民地。對漢語音說的一些地方改了,以前還是中國的統領地區,形成中文叫用中文的地方多,象日本,北韓,南韓等給中國朝廷進貢。現在自為獨立民族,叫南韓也不說大韓民國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40歲了還沒有車的朋友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