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彩虹小兒骨科高醫生
-
2 # 是小米粒啊
第一你要看看你的寶寶是不是缺鈣,第二你要回憶一下你的寶寶是不是曾經學走路的時候摔倒過,第三你看看你的寶寶是不是他移動的方式是爬,第四你想一下,你們是不是害怕你的寶寶學走路摔倒,所以總是在他想走的時候保護的太好。
如果你是母乳你要去測一下看看你母乳是否缺少什麼營養成分,比如鈣,有些寶寶缺鈣,然後就會比較弱,骨頭比較軟,走路總是摔倒。這個是真的有,小可的小寶在她十五個月的時候不會走,一走總是摔倒,就是因為缺鈣導致的。你要去檢查一下,去給寶寶測個微量元素,這樣也可以知道他到底缺少什麼。
第二就是如果你的寶寶在剛學走路的時候摔過一跤,那麼這一跤可能就給他造成了心理陰影,而家長可能在他摔跤後就依著他自己的移動的方式,讓他爬著走,這樣也會造成不願意走的原因,你需要慢慢的鼓勵他學著行走。
第三如果你的寶寶是爬著走的,那你其實也不用太擔心,因為先爬的寶寶學走路都會晚,因為他能夠愛過爬到達目標了,就覺得沒有必要學習走路了,這樣的話你就天天把他放到學步車裡,不要讓他繼續爬了。
第四有些家長太愛寶寶,總是擔心寶寶學走路的時候摔著,所以在他學走路時不是使勁提著,讓他只是腳尖著地,根本鍛鍊到腿的肌肉,要不就是隻一會兒讓他學走,其他時候都是抱來抱去,這樣也會讓孩子學走路比較晚。
-
3 # 丁媽親子時光
為什麼有的寶寶到十個月就會走路了,有的寶寶到十八個月才會走路?
寶寶是有個體差異的,每個寶寶的發育情況不同,所以會走路的時間也有早有晚,世界衛生組織公佈的寶寶走路的時間是8--18個月,所以一歲半之前能走路的寶寶都屬於正常。
寶寶走路的早晚與哪些因素有關係呢?第一,體重不同
有的寶寶比較胖,腿部能力承受的重量比其他寶寶要重。本寶寶腿部不能完全支撐上半身的時候,就無法學會走過。加上寶寶太胖了,行動就會遲緩了,所以走路也比較晚。
第二,家長的護理方式
有的家長知道的育兒知識比較多。懂得給怎樣給寶寶進行撫觸和按摩,寶寶在多大的時間段,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目標。
所以就會根據寶寶的情況,多給寶寶進行一些訓練,經過訓練,這樣的寶寶走路會稍早一些。有的家長不懂得這些,有的甚至連抱都不敢抱寶寶,生怕會弄疼,弄傷到寶寶。很少讓寶寶運動,所以寶寶得到的訓練機會也比較少,這樣的寶寶走路會稍晚一些。
第三,寶寶在學走路之前的環境
有的寶寶在學走路的時間,天氣比較寒冷,穿的衣服也比較多,不利於寶寶行動。所以寶寶學的就比較慢,但是有的寶寶剛好在夏天學步,穿著適當寬鬆,沒有束縛學的更快。
第四,心理因素
有些寶寶可能在學走路的時候摔倒過或者摔疼過,這些不愉快的經歷就會導致心理過度害怕而不敢走。這就需要家長更加耐心地教導寶寶,千萬不能揠苗助長,這樣只會起反作用。
其實寶寶學走路早晚並不能代表寶寶是不是更聰明?這是個體差異和護理方式不一樣而已。主要在一歲半之前就會走路都算正常。
-
4 # 兒科醫生鮑秀蘭
17個月的寶寶走路時不穩,這種情況建議帶寶寶到骨科,排除髖關節異常的問題,
髖關節發育不良會導致寶寶走路不穩等大運動發育問題。一般經過系統的治療會慢慢恢復,不用太擔心。
如果排除了病理問題,寶寶走路不穩與過早站立、行走有關 ,還是需要多練習。
行走的訓練1、多帶寶寶到戶外活 在天氣良好的情況下,儘可能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讓寶寶與大自然親密接,滿足他玩水玩沙的願望。日常可帶寶寶到小區的小型遊樂場滑滑梯、盪鞦韆、攀爬攀登架、玩皮球、追跑撒歡。
2、這些戶外活動都對寶寶的大肌肉運動、情緒調節、人際交往和認知發展十分有益。 對於正在學習控制身體運動的寶Bora說,戶外的大肌肉運動非常重要,練習爬、攀登、盪鞦韆、滑滑梯、騎滑板車等各種各樣的活動,可以促進身體運動能力的發展,提高身體運動的靈活性、協調性,增強身體的力量、耐力、速度等。
3、攀爬攀登架可以增強寶寶上臂肌肉的力量,使手的抓握動作和腿的運動協調起 來。盪鞦韆有利於刺激寶寶大腦前庭器官的發育,稍大(2歲後)的寶寶喜歡玩蹦蹦床,這些都十分有利於促進感覺統合能力和平衡能力的發展。 玩球是經典活動,最初寶寶與大人玩滾球和接球。
4、逐漸學會近距離拋和接,以及踢球。寶寶3歲以後才會拍球。通常,喜好運動、愛打籃球或踢足球的爸爸會帶動孩子球類活動的興趣,玩法也有創意,如高超的爸爸運球讓寶寶搶球,爸爸躲得機智,寶寶搶得開心。玩球讓寶寶感的特性,提高眼、手、腳、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增強快速反應的能力。
-
5 # 北京兒科醫生陳青
17個月的寶寶走路不穩不是很正常的。一般孩子的運動發育是12個月就可以逐漸地走路。14~15個月基本就可以走路比較平穩。孩子如果到17個月走路還是不穩,說明大運動發育裡面,走路這一項有一些慢。需要結合孩子其他的生長髮育來綜合評估。比如孩子的語言智力的發育是否正常,以及孩子的協調性是否好。也需要配合孩子的身高體重這方面的發育情況。如果其他的這些發育都是在正常的水平,只有走路這一項的話,就不礙事,注意多訓練孩子走就可以。
回覆列表
咱們的老俗話是:三翻六坐七滾八爬週會走。這句話其實非常經典,因為它把寶寶一週歲內正常的生長髮育一次說完。
寶寶的腰椎要在12個月後發育完全,這個時候寶寶才具備學習走路的身體條件。當然,因為身體差異等原因,這段時間可以延長為10-15個月,因此寶寶在這個階段內學走路的媽媽都不需要擔心,這本身就是在正常時間內。
所以寶寶在一歲多時走不穩是正常狀態,不需要補充任何東西。
當然,如果寶寶學習翻身,坐在,爬的動作較慢,且到16個月依舊不能獨立走路,那就懷疑寶寶在大腦發育出現問題,建議寶媽帶著寶寶去看一下醫生了。
注意:
一旦孩子出現走路不穩或向兩側搖擺如鴨行,臀部、大腿內側、膕窩面板褶皺增多、加深或不對稱,會陰部加寬,髖關節活動受限,蹬踩力量較弱,就可能是發育性髖關節脫位,需要立即到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