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河東一粟

    劉協在那個時候就是香餑餑,都想挾天子而令諸侯,那個的劉備也是想在亂世中尋得一份人生價值,但是他離劉協太遠了,他連朝廷的門都進不去,就別說皇宮的大門了,劉協也不知道有這麼個遠方的本家在打著“匡扶漢室”的旗號折騰。

    在東漢末年那個亂世,劉備起事的時機就是各地農民起義紛起之際。那時候劉備打著中山靖王劉勝後人的名義起事。要說劉備不是亂世梟雄,那是因為沒有讀懂他,他在日常生活就靠編制席履這個手工買賣,起事之初,他先後結交關羽、張飛,這兩人一個有前科一個有錢財,且都是熱血之人,他結拜二人後又從中山商人張世平、蘇雙處得到資助,即是老鄉又是中山靖王之後,還能平義軍為他們經商提供保護,商人作為富人自然害怕叛亂給他們帶來的傷害,所以,劉備的這個中山靖王旗號不知道是否因地制宜臨時打一下,但是奏效了,所以,他起事自然要繼續,因為很受用!

    《三國志》說他參與的第一次戰鬥就是跟隨校尉鄒靖與黃巾軍的戰鬥,並因此建功。如果隨著這個勢頭下去那劉備一定會迅速做大,事情就是這麼發展,很快他接受了徐州,陶謙病危之際把徐州給了劉備,劉備成為封疆大吏,並且又很快接近了曹操,併成為曹操的馬前卒,一起青梅煮酒。這時候你能看到劉備有一死保劉協的那個意思嗎?他自保都勉強啊!“衣帶詔”事件使劉備如驚弓之鳥,自此只為有活命之地奔波,而車騎將軍董承、偏將軍王服、越騎校尉種輯皆因“衣帶詔”之事被曹操殺害。

    再往後,他在諸葛亮的攛掇下奪取了宗親的益州,說保“劉協漢室”自此成為空談。一直到曹操死後,曹丕逼漢獻帝讓位,劉備也最終沒有完成當初的豪言壯志,當然,對手太強也是最大的因素了。

  • 2 # 日常雜史

    這個問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首先劉備一直標榜自己是尊漢,可是曹操剛開始也是這樣做的,甚至連董卓剛開始也是這樣做的。很多時候你出發點是這樣,事情的發展往往不是隨你所想象的。像宋太祖趙匡胤是手下逼他稱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手下也有自己的想法,有時候你想這樣做,但是你手下的人不想這樣做,你得考慮大家的感受和利益,自己集團所有人的利益。而且可以參照他對劉璋劉表的態度。口口聲聲都是兄弟,但是時時刻刻都要竊取對方領土的意圖。所以我個人認為劉備如果實力強大到一定程度,是不可能尊劉協為帝的。

  • 3 # 看歷史的萌新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劉備雖然打著匡復漢室的旗號,但是他也算是漢室的人,如果真正的統一了三國,他不一定會還正給漢獻帝,畢竟皇帝都是給有能力的人來當的。

    我們都知道劉備能夠瓜分天下去也是經歷了非常多的苦難,且不說他小時候吃的苦,長大了之後也是命運坎坷,雖說身邊有一群能人志士來幫助他,但是他自身也是吃了非常多的苦,就比如說請諸葛亮的時候,他就曾三顧茅廬。如此卑微,如此禮賢下士的人,吃了這麼多的苦,又怎會把你得的天下拱手相讓呢?而且劉備從小就有一個帝王夢,眼看就要實現,他定不會放棄。

    再來說說漢獻帝這個人,雖說擁有漢室的正統血脈,但是他這個人是非常軟弱無能的,公元二零年,曹操去世,曹丕逼迫漢獻帝讓出自己的地位,從而建立了魏國,頭皮重提之後改漢獻帝為山陽公,這麼多的事情,如此奇恥大辱,漢獻帝居然一聲不吭。所以從這件事情上看得出來,漢獻帝並沒有雄才偉略,也沒有遠大的志向,所以即便是當了皇帝,國家也不會興盛。

    再從劉備的角度上來說,即便是劉備有心讓位於劉協。他手下跟隨他生死打拼的兄弟們也不會樂意。畢竟是大家一手打出來的天下,為什麼要讓位於一個軟弱無能的人呢?所以劉備是不會讓位於劉協的,你們說呢?

  • 4 # 劉坤忠120

    劉備稱少有大志(野心),家旁有五丈高的大桑樹,如同天子傘蓋。同小孩遊戲,說我日後必乘此傘蓋。以此為目標,在不得意的人生路上矢志不移,堅韌不拔。在請出臥龍諸葛亮出山後,風雲際會,終始成功。。。若劉備打著”匡復漢室“的旗幟,吞併天下大小諸侯,一統中原,也不會尊漢獻帝為帝。稱帝,是劉備從小的人生信念。為此,劉備戒馬一生,不懈努力。成功了,劉備不會謙讓,不會做尹伊周公,他會讓人勸獻帝禪位。獻帝做了三十年傀儡,身心疲憊,都是劉氏子孫,獻帝也樂意退位,讓劉備發揚光大,重振大漢社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奇瑞a3定速巡航網路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