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官破曉

    刀客在歷史上是真實存在的,刀客就是拿著刀行俠仗義的人。用刀者舞起刀來,刀風呼呼,寒光逼人,只聞刀風,不見人影,勇猛威武,雄健有力。所以刀客還代表勇者。

    據《陝西省志》記載:"刀客會是關中地區下層人民中特有的一種俠義組織。其成員中國傳統概念刀客通常攜帶一種臨潼關山鎮(關山鎮今屬閻良區)製造的"關山刀子",刀長約3尺,寬不到2寸,制形特別,極為鋒利,故群眾稱之為刀客。

    清政府文書稱之為"刀匪",其支派有紅錢、黑錢等名稱。刀客約產生於清咸豐初年,其成員多為破產農民、失業手工業工人、其他城市勞動人員和遊民,沒有固定的組織形式與嚴密的紀律,刀客分散為各個大小不同的集團,劃地自封,最初三五成群,後漸結成大幫,分佈的地區,以潼關以西、西安以東沿渭河兩岸較多,渭北則更多。以靠販運私鹽、私茶、聚賭或給商家保鏢為生。刀客有反抗反動統治階級的精神,也有抱打不平、拔刀相助的義氣。辛亥革命時,大批的刀客參加革命,不少成員接受同盟會領導,多次參加武裝起義,走向歷史舞臺,俠肝義膽,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成為陝西光復的重要力量。

  • 2 # 秦右史

    目前網上關於近代刀客群體的表述與文獻,基本都是抄自我的整理與研究,我當時分別發表在幾個雜誌上。不過,網上的文章來源版權保護還談不上,我也就不多追究啦。

    有人說西北刀客是俠客,真是幼稚。刀客,清代叫刀匪、會匪,民國時期多叫刀客。由於在西北地區和河南西部比較多,又叫西北刀客或陝洛刀客。

    所謂刀客,起源於陝西,因為販賣私鹽逐步形成規模,故而當時又叫“鹽客”。大概在道光之後,形成了刀客會,後來生計堪憂,成為地方土匪,打家劫舍。

    陝西方言特別喜歡用某客來表示一個特定社會群體。與鹽客、煙客、鏢客、賭部落格、麥客、貨客、邊客、碗客、貨客之名相比,刀客有它的特點。刀客並非僅僅指代一種具體職業,而是清中期之後陝民對流竄鄉里、結社夥行、手持大刀這一遊蕩群體的總稱,地方誌中對西北刀客的記載很多,其實就是流民。

    刀客也要吃飯和女人。總體來說,刀客早期以佃農、僱工、經營臨時性產業、販賣私鹽菸草為主要謀生方式。刀客有陝西人生冷硬倔的性格,但絕對不是什麼好鳥。

    大概到了清末光緒中期,刀客人數劇增,逐步流散到湖北西北部、四川北部、甘肅東部和山西西南部,成為一支武裝力量,被各個軍閥拉攏。

    刀客也有進步和革命的一面,從地下慢慢走向公開,刀客首領被洗白。陝西辛亥革命之時,參與革命的人員結構為四部分,分別為:

    同盟會、新軍、哥老會和刀客會,未犧牲的刀客首領後來大多編入地方軍閥或國民革命軍,成為投機的政客,少數轉而行商、務農等。

    近代刀客中有名的人,如楊虎城、李虎臣、郭堅、憨玉昆,再比如河南劉鎮華的刀客鎮嵩軍等,都是刀客中形成氣候的。實際上,一些刀客在基層社會無惡不作,為求生計,寄食地方,搶女人,搶糧食,殺人越貨,成為清至於民國地方政府治理的難題。

    明白了吧。刀客是社會異化與經濟衰退的表現,他們往往呈現出叛逆與暴力特質,威脅一方的平安和社會秩序。

  • 3 # 龍尾坡居士

    刀客出身是底層沒問題,是窮則思變的不安分的農民也沒問題。肯定是破壞了舊政府的法律秩序也沒問題!所以舊官方稱匪。刀客良莠不齊,有護鹽掙錢,也有打富掙錢,也有欺負一般窮人的。這是正常的。

    但後來辛亥革命初期,招兵買馬的首先是看重的是刀客,所以這些人中一部分走向推翻清政府的道路。這些人有勇,敢於鬥爭。安分守己的平民思想開化慢,革命性不強,或者說還需不斷引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歲的孩子光喝奶不吃飯會不會影響到發育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