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日常生活啊

    中國的支教,是指一項支援落後地區鄉鎮中小學校的教育和教學管理工作。

    廣義支教:改善當地教育環境,培養當地師資力量。

    狹義支教:去到實地的支教行為。

    對支教的理解:

    一談到支教,很多朋友會想到所謂支教是自己去到當地教孩子,一方面是對此精神可嘉讚揚和欽佩,另一方面卻也是擔憂,有幾個方面的不足:

    1、專業知識不足:育人不是隻靠激情,更需要靠專業知識,如何系統地教孩子。

    2、安全保障不足:有的朋友一想支教,會想到去最偏遠的地方,但是否有考慮過當地境況,地理環境,存在安全隱患,一旦出現傷病,醫療保障誰負責?

    3、生活保障不足:偏遠山區等,條件艱苦,習慣城市生活的自己,是否能適應,適應飲食、居所、適應蚊蟲、適應人文,好比西藏、青海等地,有不殺生的習俗。

    4、適應能力不足:前面2條是客觀存在的環境,那麼這一條,則是自己的主觀適應力。

    5、經濟保障不足:有些支教行為,特別是個體,是沒有經濟收入的,如何維繫生活,倘若家庭是否困難,父母經濟收入也困難,那麼此時是否應該去支教,而不承擔家庭重擔?

    6、支教認識不足:支教不應該只是定義為自己去到實地,支教從直面意思來看,是支援當地教育的發展,那麼就應該是改善當地的教學環境,那麼我們還可以做的:

    1)提供教學裝置

    2)修繕教學校舍

    3)老師生活補貼(包括支教老師、經濟困難老師)

    對於支教也是要以平常心,長期心去關注,而不是一時衝動。

    支教環境:

    中國基本國情是“地大物博、人口眾多”,這是高中地理課文中的一句,但如果算起整體,前句話需改為“地小物稀”,又因各地自然和社會條件不一,及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等政策原因,讓物質分配極為不均衡,貧富差距較之以前擴大許多,部分地區“富顯闊,貧求生”,這就需要教育和政策性引導。

    作為去到異地支教的志願者,首先需要具備生存自理和溝通能力,其次具備教學能力,能長期忍受在艱苦、孤獨的條件下從事教育的毅力和能力,切忌盲目衝動和缺乏理智。

    支教分類:

    1、長期支教 支教時間:一年及一年以上;

    2、接力支教 支教時間:一學期,採用接力方式完成教學計劃;

    3、假期支教 支教時間:一般為寒暑假,或利用週末去輔導留守兒童的幫助形式。

    支教地點:

    甘肅、四川、雲南、貴州、西藏、新疆、青海、廣西、湖南等西部教育資源匱乏地區學校;

    城市的打工子弟學校。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看見上檔次的美女不敢說話,是什麼毛病,正常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