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被這樣說久了會抑鬱了吧,但怎麼正確理解呢?想聽聽專業性強的回答。
6
回覆列表
  • 1 # 尼古拉特斯拉達芬奇

    我簡單說說我的看法: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認知興趣和愛好。會說這句話的人,一般都是老油條。已經是城府比較深的。是說這種問題,他就跟你說了很多次,感覺沒有必要再說了 。那你自己找問題,也就是改變一個缺點和一個毛病。比方說你是個業務員,你不跑客戶不死皮賴臉呢,哪來的業績。再比方說,有些人會掙錢,有能力,但是好賭博,錢都輸光了還說自己沒錢。再比方說,一個人比較懶,這也不幹,那也不幹,年輕怕重。還說社會不公平。

    通常來說要找自身的問題,必須從對方來照自己。而且是全方位的對比。小的拿小孩讀書來講。有些人天生智商高,記憶能力強,那他讀書比較輕鬆。我做同樣的事,讀書可能你感覺比較吃力那你必須付出十倍的勞動十倍的時間才能趕上他。發現對方的優勢和自己的薄弱點。用數倍的時間來填補。

    簡單的還說拿泡妞來講。首先你要帥,算你關係,你要有錢,沒錢也不要緊,必須有權,沒錢也不要緊,那你必須幽默。體貼大度有責任感。這些都沒有,那你必須從中選一個來創造。你連改變的勇氣都沒有,那就是你自身的問題。

  • 2 # 遇緣112033586

    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我這樣看是不要的,問題是意指不足或有待明確。那就是要自我反思,自我查撿,寧可失之自我清楚,不可失之自我糊塗。倘若每個人都領悟並求精做好這句話,世界上會更加祥和,社會上會少很多責任究判。

  • 3 # 兒童哲學啟蒙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難怪佛在千年之前就告誡世人——眾生無明。

    開個玩笑,自已也未曾信過任何宗教。

    只是覺得古人早在千年之前就發現道破的人類的“通病”,仍舊在今天,甚至以後會不停上演。

    多從自已身上找原因的對立面是多從自已身外找原因。

    簡而言之,只要仔細思考一下這兩個觀察問題的角度,你就會發現因為角度不同,人們遇到問題之後的歸因模式也會不同,繼而導致的行為也會不同。

    舉個例子,小明期未考試沒考好,認為是老師沒教好。因此小明只會期望透過“選擇”環境以求改變。

    可事實是在同樣環境中,有學得好的,考得好的。

    對此,你認為小明找到真正有價值的原因了嗎?

    假沒小明改變了角度,認為是自己不夠認真和努力才考成了這樣,你又會作何感想?

    在這兩種歸因中,那種歸因更接近事實真相呢?更符合小明現實狀況呢?

    好成績是自已奮鬥出來的,外部環境無法起決定性作用,只能算是輔因。

    而且,你不能指望一遇到問題就“改良環境”,這點非一已之力可為之。

    與之相反,只有找對原因,調整好自已的認知和行為,才能更積極更好地適應這個世界,才有“改良”的本錢。

    所以,正因大多數人無法做到“多從自身找原因”,才被古人詬病為“無明”,才無法從“眾生”越界。

    Ok,說到這兒,你還會認為這樣做今“抑鬱”嗎!!!

    當然不會,反之站在這樣的角度和立場認識、看待、思考和解決問題,只會讓你更加火眼金睛,獨具慧眼,把握自已。

  • 4 # 鵜鶘心理陳小康

    “凡事多從自己身上找問題”可以從兩方面理解。

    一方面這句話可以理解成要求我們要有自省能力。《論語》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人是社會性的,在與其他人相處的時候,我們應該時常反省,檢查自己做的有什麼不足,在交往的過程中積累經驗,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發展自己的人格。

    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把這句話理解成要求我們過度的內歸因。就像很多家庭關係有問題的孩子們,他們常常會過度的內歸因,比如認為父母吵架是因為自己不聽話,父母生氣、不理我是因為我成績太差等等。這些過度的內歸因使得他們心理壓力過大,出現心理、行為的問題。

    所以,我們需要“從自己身上找問題”,但不能過度,該是誰的責任就是誰的責任,不要凡事對攬到自己身上,承擔不屬於你應該承擔的責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夏橙有哪些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