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君少楓

    從漢初開始,漢朝就積極籌集資金髮展養馬業。髙帝四年八月,開 始徵收“算賦”,“為治庫兵車馬之用”。 同時,設定和健全了馬政的管理機構,命太 僕(武帝時改為僕)專管養馬事務,下設太僕丞以及下屬馬廄的令、丞或長、丞。

    景帝時,“始造苑馬以廣用”,在西、北邊郡設“牧苑三十六所,以郎為苑監,分養馬三 十萬匹”0漢代郡國也養馬,在郡縣設馬丞,在王國設僕及其屬吏廄長、廄丞等,負 責馬政。 可見,漢代官府養馬的普遍性。

    在政府養馬的同時,還積極鼓勵百姓養 馬。文帝頒佈了“復馬令”,“令民有車騎馬一匹者,復卒三人”,以免除兵役的辦法 鼓勵私人養馬。武帝繼續實行“復馬令”,當時“兵戈數動,民多買復”,又不願為 吏,“於是除千夫,五大夫為吏,不欲者出馬”,“今盜馬者死,盜牛者加”。

    同時,還 禁止良種馬外流,《漢書•昭帝紀》說:“禁馬高五尺九寸以上,齒未平,不得出關。”

    為提高中原馬匹的品質,漢朝統治者還大力引進良種馬,對原有馬種進行改 良。北方草原上的優良馬種蒙古馬就不斷被引入內地。蒙古馬體質粗糙結實,四 肢堅實有力,蹄質堅硬,抗嚴寒,適應性強。 在荒漠、半荒漠地區生長良好,體型屬 兼用型,乘用、挽用持久力強。漢初,漢朝透過與匈奴的互市獲得馬匹。武帝時雙方發生戰爭,但仍繼續通關市。

    實際上,漢朝透過戰爭獲得的馬匹數量更大,匈奴 歸降漢朝的人帶來的牲畜也很多。對於內附歸降的匈奴人,漢朝政府在邊郡地區設定“屬國”,漢人也跟他們交換馬種和學習養馬技術。 所以說,漢代養馬業的發 展與匈奴馬匹的大量輸入分不開。

    漢代大量輸入的另一馬種是浩門馬,它主要產於青藏高原東北部,長期適應高 原環境,體質粗糙結實,是挽乘皆宜的地方品種,並以善走對策步著稱,這種步伐可 使騎手減輕顛簸之苦。漢初,羌人追隨匈奴寇略漢境,漢武帝打敗匈奴後,羌人要求內附,後漢朝設護羌校尉。

    羌人同漢人一樣,被徵發當兵,羌騎是漢朝軍隊的重 要組成部分,如永平十六年伐北匈奴的漢軍就由郡兵、募士、羌胡三部分組成。憲馬走遍天下,成為當時一個重要的馬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許多古代城市現在都被廢棄了,只剩下了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