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愚蠢的凡人哈哈哈

    我是有態度,喜歡歷史文化的80後,敬請關注。

    引用曹操的詩句,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惟有杜康。

    為什麼從古至今會有那麼多人喜歡酒呢?曹操的短歌行裡面給出了答案,解憂!

    人生在世,不管是帝王將相還是販夫走卒,總免不了煩心事。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男人又不像女人,可以用哭來排解煩憂。在我們的固有思想中,男人應該是家庭的頂樑柱,很多時候不能表現出自己軟弱的一面。

    這時候酒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它可以解憂,一醉解千愁啊。酒精有麻痺神經的作用,把自己喝麻了,自然就忘記了煩惱。

    有時候,殘酷的現實會讓我們喪失勇氣,這時候酒的作用又來了,喝得暈乎乎的時候,膽氣壯了,也就有勇氣面對現實了。

    這就是大家為之傾倒的原因了。

  • 2 # 摩雲山客棧大掌櫃

    酒在生活中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它不是維持生命的必備品,但卻不可或缺。

    傳說釀酒祖師杜康在釀成人間第一罈酒,品嚐後覺得索然無味,於是經神人指點,在酒中加入了紅塵中的三種情緒,也就是文士、武士、瘋子,這三種人的三滴血,才成就了酒這種傳世妙物。

    這三種情緒在飲酒後體現為三種超然的境界。世人飲酒也就多是為了增雅趣,助豪情,忘憂愁這三種情形。

    增雅趣。“把酒當歌”,“舉杯邀明月”,“斗酒詩百篇”,文人騷客們與酒的佳話不勝列舉,酒助長了文豪的文采,成就了他們的傳世佳作,這一點,沒有任何外在事物可以和酒媲美。

    助豪情。“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這種酣暢淋漓的快意,存在於“酒酣胸膽尚開張”之後,可見酒對於英雄氣的激發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忘憂愁。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常居七八”,所以無論居廟堂之高,抑或處江湖之遠,憂愁都是常態。既然芸芸眾生無法逃脫這種憂愁的狀態,那麼暫時的迴避,或者忘卻,從而獲得剎那、短暫的輕鬆,就是本能的反應。飲酒,無疑就是達到這個目的最好的方法。

    從現代醫學來看,人在酒後的種種表現都符合中毒的特徵,只是中毒的程度不同,所表現出的狀態不同而已。

    其實人們為了追求剎那的輕鬆而不顧及自身的做法不止飲酒,還有吸菸,更有甚者甚至使用藥品或者毒品。

    那麼人們為什麼在清醒、理智的情況下,會選擇這些危害自身的手段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我剛看的電影《湮滅》給出的答案是,人類本身擁有自我毀滅的基因。我們的傳統文化認為,“不為無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

    我自己的理解是,人們永遠無法想明白三個問題:這一切從何而來,去往何處,為什麼會這樣。這就直接導致了人們不得不多數時間清醒在迷茫中,追求酒壺裡那剎那的沉醉也就無可厚非了。

  • 3 # 閒看秋風999

    酒的基本成分。中等量的乙醇(喝好了的量)可促進血液迴圈、擴張面板血管,所以有人喝酒後會面板紅潤、渾身發熱。

    酒壯慫人膽。乙醇能使大腦抑制功能減弱而顯示出較長時間的興奮現象(喝高了的量)。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琉璃鍾,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把酒祝東風,且共從容。今夕少愉樂,起坐開清尊。舉觴酹先酒,為我驅憂煩。

    酒,是個好東西。是人類3000多年前發明的一種帶酒精的飲料。酒的消耗量在水、茶之後排名第三。

    少喝一點,有益健康;喝多了,酒後亂性。

    華人,確切說是中國文人,少不了酒。也許是平素裡孔孟之道桎梏了頭腦,仁義道德泯滅了想象力,只有藉助於酒,才能讓思想飛?

    也不知是真是假,過去死刑犯臨刑之前,都要喝一大碗酒。喝了酒,就會轉世投胎快一點嗎?

    不惜千金買寶刀,貂裘換酒也堪豪。一腔熱血勤珍重,灑去猶能化碧濤。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酒,其實又是麻醉品。喝了酒,也許睡得很沉,也沒有夢。不然莊周也不會夢蝶;更不會蝴蝶、莊周分不清。

    我也不登天子船,我也不上長安眠。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八一電影製片廠的歷史價值究竟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