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的目的

    確實是沒主見的孩子越來越多。

    個人覺得首先是教育制度導致的。在學校,每天從早到晚,所有的課程都是被安排好的。孩子們不需要做選擇,不用選擇教室,選擇老師,選擇科目,選擇同桌。

    其次是家長教育方式存在問題。很多家長喜歡用肯定的,甚至命令的方式和孩子溝通。比如買這個,拿那個,吃這個等等。生活中應該多用問句來個孩子溝通,比如你想買什麼樣的?你可以幫我帶點東西嗎?你要不要去吃飯?多給孩子做選擇的機會,從不給選擇的機會,怎麼能一下作出很好的選擇呢?相反,平時訓練的多了孩子自然就容易解決選擇問題。

    教會孩子先分析後選擇,選擇都是有一定的意義的,不是盲目的。應該事先分鐘利弊,權衡輕重程度再做出選擇。相信透過訓練,所有人都能成為有主見的人。

  • 2 # 然規成長

    我覺得是這樣的,因為孩子知道自己說了也不一定可以按自己的想法來,所以直接說“不知道”,反正最後的結果是一樣的。

    孩子的性格就是做事比較慢,不好拿定主義,當家長看到孩子做事磨磨蹭蹭的時候,父母就會直接命令孩子去做什麼或者怎麼做,根本不給孩子考慮的機會,更不留商量的餘地,久而久之孩子就變得沒有主見。

    孩子沒有主見的害處大家應該都知道,想讓孩子變得有主見,應該從多問孩子“你怎麼看”“你想怎麼辦”做起,讓孩子發表自己的看法,允許孩子有不同的想法。

    教育孩子,不要一味的用父母的身份來命令孩子,要給孩子一個發表自己看法的空間,允許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

  • 3 # DT雲中君

    是家長把孩子的天性給抹殺了,孩子自然而然的沒有主見了!孩子需要鼓勵和放開手,讓他學會獨立、自理,自立,自強!慢慢他就學會和處理一些相關的事情。孩子的學習能力非常強,大人在一旁靜靜看著就好,有錯可以提醒,儘量不干涉,哪怕有錯,讓他學會承擔,畢竟自己要學會生存。孩子的習慣非常重要,他能力要遠遠是大人們想不到的,他們有自己的想法,可以與他交流和溝通,相互交換意見,更好的激發孩子的辦事能力,這樣下去,孩子的出生社會就放心多了!

  • 4 # 阿明老師說教育

    現在的孩子沒主見,遇事三不知,這樣的結果主要都應該歸功於家長的辛勤教育和培養。

    家長酷愛教育孩子,期望值特別高,一心一意要培養出精品孩子,孩子的一言一行都要點評一下,應該怎樣說話,應該怎樣走路,坐有坐相,站有站相,事無鉅細,面面俱到,到後來孩子什麼都不知道了,就像童養媳進豪門不知所措。

    家長喜歡代勞,越俎代庖!孩子自己的事情都被家長包辦了,吃什麼飯,喝什麼水,到哪裡去玩,和什麼樣的孩子交朋友等等,都是要聽家長的,不用也不能為自己的事情做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只要按照父母的安排去做就可以了。

    家長熱衷於安排孩子的一切,小到吃飯穿衣,大到上學就業,所有的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需要做的一切,家長都已經給安排好了,所以孩子從來也不需要想什麼事,也根本就輪不到他做什麼主,哪裡還會有主見,只是有血有肉的木偶而已。

  • 5 # 小西媽媽講故事

    現在的孩子沒有主見,我認為是父母包辦代替太多所致。

    在二胎政策之前,大部分家庭只有一個孩子。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媽媽六個長輩圍著轉,柴米油鹽不操心,鍋碗瓢盆不用涮,基本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什麼也不用想不用做,凡事都有人替你做了,你當然是沒有主見的。

    我家孩子也是這樣。以前沒發覺,上中學住校以後,隔兩天就打電話問我:媽,我今天穿啥?媽,我們要買寢室服,我要啥顏色的好?我穿多大號的啊?各種類似問題 ,什麼都問。後來我才意識到自己替她安排的太多,導致孩子沒有主見。我給孩子提出來希望她改改,結果孩子回來說自己是選擇困難症。不過經歷了三年的住校生活,孩子已經有了很大的改變。遇事冷靜從容,自信沉穩。實在遇到選擇困難時,也知道學著去分析、比較,找出最合理、最恰當的解決方案來。

    沒有主見的孩子,容易多變,易受他人影響,遇到問題常常會選擇逃避。家長應該給孩子鍛鍊的機會,教會孩子獨立思考,樹立自信心,學會承擔後果,做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杉木與闊葉樹混交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