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口袋鼠
-
2 # 冷性入骨375
但對於數學薄弱的問題,我覺得可能有以下的幾個原因
1.智商不足
這個問題其實有些人真的會有,因為數學這科需要一定的智商,如果智商不行的話不要說做題了,連知識點都不一定能聽懂,又怎麼能做題呢?
2.做題太少
數學這科它需要你掌握做題技巧,如果說你不做題,你就不會知道這題考的知識點,從而你就不知道這道題的做題技巧。針對這種問題,本人推薦買一本卷子,這本卷子的題型必須和你們考試題的題型一樣(題也得好),這才會有提升成績的效果,否則也是白做。但是孩子在做題的時候不一定會,從而產生做不上的現象,久而久之就會厭學,家裡有條件的可以考慮給孩子找家教老師或讓孩子去一對一輔導班,時間長了,她接受的東西就多了,知道的做題方法也就更多了,這也是一種提升成績的一種辦法。
3.態度不行
這個問題我推薦你們問問孩子的數學老師,因為只有數學老師最清楚孩子在數學課是否聽課,如果孩子數學課真聽課是好事,那多做題就ok了,如果孩子真的沒聽課,那家長應該以正確的方式引導孩子,讓孩子培養一種我要好好學習的想法,不要讓孩子產生我爸媽逼我學習的想法。當然不排除有些孩子在數學課裝聽課。
現在我以老師的經驗,好好給你說說怎麼才能在初中學好數學!
1.重視課本,系統複習
伊綱靠本,其實數學考試與其他學科一樣,也是以課本為主。面對中考,建議孩子們認真研究考試大綱,並對大綱要求的基本知識融會貫通。
最基本的概念首先要搞清楚,包括公式、法則、性質、公理,定理等。然後透過對基本題型的練習,將這些基礎知識抓牢。這裡有一個細節要注意到,就是這些概念的推理過程,一定要仔細探究,這對於基礎知識的理解,大有裨益。
2.夯實基礎,學會思考
中考數學考試中,基本分值佔很大一部分。但是這些又不像語文和英語中的基礎知識,背會書本就可以了,數學基礎知識的考試一般會進行相應的變形,所以這裡要求學生一定要學會知識的遷移,注意思考。
會思考是要自己悟出來、學出來的,透過大量的練習,總結規律,融會貫通,這一點是老師沒辦法教會的,教師能教的是思考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學生運用方法和策略去解決新情景問題,這些要靠學生自己慢慢摸索,一旦找到規律,裂變複製,就會茅塞頓開。
3.針對專題,各個擊破
初三最後的一段時間,已經很少有新知識的學習,更多的是對過往知識的複習。這時,要加強知識板塊的綜合,對於知識的交叉點和結合點做到心中有數,然後進行針對性的專題複習。
比如,數學中的函式是比較重要的一個模組,它可以與不等式、方程、相似形等進行結合,這是學生就可以進行綜合性的複習,這對於知識點比較弱的學生來說非常有效果。
4.規範訓練,避免失分
基本上到了這個時間段,學生的知識體系已經大致建立,有一些型別的題目一看就會,這時候比較容易粗心大意而失分。有的學生覺得這個題會做,就稀裡糊塗翻過去。後來真正考試的時候就有思維慣性,很容易由於粗心失分。
在這個時間段,建議注重培養自己在解題中的運算能力,每次練習都要熟練、準確、迅速、簡潔。同時,錯題本一定要建立起來,這是學生檢查和總結自我的有效方式。
5.理解和運用數學思想
函式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方程思想、整體思想、化歸思想,隱含條件思想、類比思想、建模思想、歸納推理思想、極限思想這是數學的11大思想。基本上中學能用到的是就是函式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這前面幾種,學生在平時做題的時候要注意總結,培養自己的數學思想。
在對數學思想理解和運用之後要適當找相關內容的題目進行練習,加深理解。
瞭解方法只是其中一方面,數學最重要的還是練習,同時也需要家長和老師進行監督,想要成績提升,堅持很重要。一分耕耘一份收穫,希望透過學子們的辛勤努力和家長、老師的付出,每個學生都能在考出優異的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