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張之瀛大夫
-
2 # 營養瑋瑋道來
而大家擔心的咖啡致癌問題,可能源於我們喝錯了咖啡!
三合一咖啡不代表咖啡!
添加了植脂末和大量白糖的咖啡,並不能代表真正的咖啡,它們只是迎合市場消費而推出的符合大眾需求的咖啡味飲料而已!而且這些咖啡以外的成分對健康具有諸多不良影響,如增加心血管負擔、升高血脂、助長肥胖,且高糖飲食可增加多種癌症的發生風險!
咖啡別太燙!
我們華人鍾愛喝熱飲,尤其是熱茶,喜歡在冒著熱氣時啜一口、品一品其中的濃醇口感;與之類似,很多朋友喜歡喝燙咖啡,但這可不是個好習慣:高於65度的熱飲會燙傷口腔及食管,長期如此會升高食管癌的發病風險!
咖啡別喝太多!
通常我們每天也就喝1~2杯咖啡(每杯240毫升),但如果您嗜咖啡如命、每天攝入5杯以上的話,就可能引發諸多問題,如影響夜間睡眠質量、增加骨質疏鬆風險、引發血壓短暫升高等等!因此,咖啡雖好、可不要貪杯哦!
適量喝黑咖啡不僅不會引發癌症,還具有預防二型糖尿病、保護心血管、提神醒腦、消除水腫等作用!因此,我們不要再為咖啡致癌的傳言而擔憂了,適度享受它的美味吧!
今天在上海出差,在餐廳遇到兩位德國空姐,因為座位短缺,我們有機會共進早餐。在吃飯的時候,我發現她們鹽吃的少,糖吃的多。這也是為什麼她們發生高血壓的少,糖尿病病發生率較高的原因所在吧。同時她們得知我是醫生,問了我一個問題:咖啡是否致癌?於是張大夫給兩位德國空姐科普了一下相關知識。省的她們回德國找醫生諮詢,那多貴啊。
說這話,回到2018年吧。那一年3月29日,《華爾街日報》發表一篇題為“Judge Rules California Coffee Must Have Cancer Warning”的文章。相關媒體都轉載並發表此文章,於是喝咖啡可以致癌的說法甚囂塵上,一度引起全民關注喝咖啡致癌的問題。
其實關於喝咖啡致癌的說法,說來說去是源自於咖啡烘焙後可能含有一種叫做丙烯醯胺的致癌物質。下面我們說一說這種致癌物質,看看咖啡是否真的致癌。看看這兩位德國空姐的擔心是否有道理。
丙烯醯胺這種物質在烘焙類食物(烹飪溫度120℃以上)中廣泛存在,比如說薯條、烤雞、烤雞翅、烤腸、炸麻花、烤肉、油條等等油炸烘烤類食物,可以說食物烤的、炸的越黃越香就可能含有越多的丙烯醯胺(讓食物變得焦黃酥香的一種物質)。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講丙烯醯胺列為2A類致癌物。在這個2A類致癌物中還有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還有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
一個人要想達到致癌的效果,必須每天攝入180微克的丙乙醯胺,而一杯咖啡中含有的丙烯醯胺只有3.3微克。也就是說普通人需要一天喝55杯咖啡才能達到致癌的效果。而且要每天都這樣喝55杯咖啡,長此以往可能就會增加腫瘤發病率了。說實話,為了達到這個效果實在是太不容易了。
說到這裡,手機前面愛喝咖啡的您是不是已經明白了。那麼,你說,咖啡可以致癌的這個說法靠譜嗎?看完上面的文章,這個判斷由你自己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