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辣條憨憨

    天麻煨軟後切片,火雞塊若干,慢火燉,或者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隔水燉著喝。

    天麻的食用方法有很多種,一般以不損失其各種有效成份為原則。下面列出幾種食用方法,作為參考,消費者可視情況作出選擇,或透過實踐創造出更科學、更適合自己的食用方法。一、直接服用法:取天麻粉未10克,溫開水送服。每日一次,連續服用 1月。長期服用亦無毒副作用 (注:凡購買本品均獲贈空膠囊殼200粒。詳細用法見附贈品瓶身) 。二、燉服1、天麻鳳翅原料:雞翅5只,天麻50克,胡蘿蔔、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製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4小時;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一起紅燒(方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功效:定驚,用於頭暈目眩、肢體麻木、小孩驚風、癲癇、高血壓、耳源性眩暈等症。雞翅甘溫,入脾胃經,可溫中益氣、補精添髓。2、天麻燉豬腦原料:天麻10克,豬腦一個,清水適量。製法:將豬腦、天麻治淨,一同放入瓦盅內隔水燉熟。 功效:治療眩暈眼花,頭風頭痛,肝虛型高血壓,神經衰弱等病症。3、天麻魚頭湯原料:天麻100克、大魚頭二個、雲腿100克、食用油、薑片、酒、鹽和吸油紙一張。製法:燒紅鑊,加入油,爆香薑片,放少許酒,倒入魚頭,封煎去除魚腥,約1-2分鐘後取出,放在吸油紙上,吸去多餘油份待用。注8碗清水於燉盅內,先放魚頭於盅底,之後放入天麻和雲腿,隔水燉至水沸時,改用中至慢火,燉兩至三小時,再放入適量鹽便成。功效:治療神經衰弱、眩暈頭痛、寧神定驚、益氣養肝、利腰膝。

    天麻自古至今,既是藥品,又是食品,或者說又是一種養生保健食品。也是衛生部規定可以用於保健食品的物品。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齋居》詩中有“黃芪數匙粥,赤箭一甌湯”的詩句,在古代天麻又名“赤箭”,可見唐代已把黃芪、天麻當食品熬粥煲湯了。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有《求赤箭貼》,也是把天麻當食品,作扶老之用。到了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中,又記載了幾種天麻食用方法:“彼人多生啖,或蒸煮食之”“或將生者蜜煎作果食,甚珍之。”這些吃法都流傳下來,現在有將鮮天麻洗淨切片蘸白糖吃、或涼拌吃的,也有蒸煮食及蜜煎蜜漬服用的,尤其是“蜜煎”天麻,開了天麻糖制的先河。

    “補益上藥,天麻第一”,歷代本草學都把天麻列為“上品”,認為天麻的藥用及食用價值很高。清乾隆五十年,宜賓知府為巴結皇上,派心腹到小草壩收購天麻,為清高宗弘曆祝壽,足見昭通天麻的珍貴。據現代藥學研究,天麻含有天麻素等十餘種活性成分,還含有3種有免疫活性的多糖及14種人體必需微量元素和6種宏量元素,16種氨基酸。同時天麻肉質豐厚,適口性好,是食品加工的上好材料。

    鮮天麻菜式佳餚宴摘抄

    天麻,採集於2月、3月、5月、8月,資源甚是豐富。對於天麻的功用,明代神醫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就作了歸納性的論述:“久服天麻益氣力,肥健,增年消臃腫,下肢滿,寒疝下血;主治風溼、四肢痙攣,癱瘓不遂;小兒風癇、驚氣,助陽氣,補五勞七傷;風虛眩暈頭痛,通血脈,開竅,服食無忌”等。現代醫學也研究證明,天麻能平肝熄火、益氣、鎮驚安神、止暈、活血祛風溼、降血脂、血壓、軟化血管、增強血管的彈性,新鮮野生天麻用於美容,可使面板細嫩、容光煥發。

    在民間,人們還將其當作是上好的補腦品,用禽畜首部,和著用刀剁細的新鮮天麻,蒸在甑裡,趁熱吃了,清香中帶著山野的獨特回甘味,吃後讓人腦子清新如春。

  • 2 # 我不冷xuzhou

    雞翅5只,天麻50克,胡蘿蔔、青椒、醬油、糖、紹酒、鹽、味精、花椒、蔥、姜、蒜適量。製法:天麻用米泔水浸泡4小時;放入米飯中蒸熟,切片;雞翅洗切塊,與天麻一起紅燒(方法同普通烹調法一樣)

  • 3 # 果姐美食

    天麻火腿雞,建議用雲南的氣鍋來烹製,既保留了天麻和雞的原味,更增加了兩著的營養。選新鮮天麻100克切片,拌入切好的雞塊裡,再放入幾片生薑,就可上鍋蒸制,40分鐘後撒入適量的鹽,再接著蒸制15至20分鐘即可。

  • 4 # kofei咖啡

    隔水燉看每個人的情況新增減少,一大鍋的煮,我都是天麻磨成粉,3斤雞放一個火腿骨,一兩肥火腿,瘦火腿夾在洗好的竹蓀裡快好的時候放進去,煮好後,放天麻粉利用溫度燜會。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真的有一個人能打上百人的情況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