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張汽車屋

    時長問題

    現在網路這麼發達,各種資訊的傳播途徑也是越來越多,尤其現在是短影片時代,各種短影片APP撲面而來,一般都是在3-5分鐘。尤其是像某手、某音大多都是一些搞笑的短影片,那你覺得3、5分鐘能評價完一款車嗎?一般得在10分鐘往上。

    流量問題

    說到流量了就說說什麼是流量?可不是咱們上網用的流量,而是“流量小生”之類的,能夠得到很多人關注,帶來更大的流量,辛辛苦苦做來的車評影片,遠沒有某個搞笑影片獲得的播放量大,車評人也是需要資金的,沒有流量也就沒有資金。

    如果經常看一些車評影片的人們就會發現,現在有很多的車評影片都會有很多漂亮的小姐姐出鏡,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就是為了能夠得到更多的關注,更多的流量呀。

    意識問題

    我覺得這一點還是比較關鍵的,很多消費者的安全意識還不夠,很多人買車先看外觀,這也是現在SUV火的一個原因,外觀大氣上檔次,這是首要的,再一個內飾,在現在各車企競爭都越來越激烈,在最基本、最簡單的內飾上做的基本上都挺到位的,然後就是配置了,好像就是車的配置越多,車就越高階,其實不一定。

    但是現在人們的安全意識已經逐漸提升起來,從很多車企開始重視自家產品的安全性,一些碰撞測試、安全駕駛輔助,都是人們越來越重視安全的一個提現。

    寫在最後:沒人越看重什麼,車評人越會著重解說什麼,投其所好嘛,人們買車時的安全意識上來了,我相信,那些車評人就會越來越重視一輛車的安全性。

  • 2 # 正義哦

    首先這些車評人都是被充值的,一般都是按照廠商給的詞去演講的,車子最吸引人的地方在哪裡!不就是配置顏值嗎?講安全性你又看不到摸不著的,幹嘛廢這麼多時間給你講這些,!他們只要按照廠商的意思把汽車曝光出來就完成他們的任務了

  • 3 # 天和Auto

    車評主要講外觀內飾和配置而不提及安全,原因很簡單:車評人只能主觀依據經驗判斷安全等級,無法進行有效的碰撞測試拿出事實依據。

    外觀、內飾的設計感評價可以非常主觀或相對客觀,因為審美是有一個大眾標準的,而且設計語言也正是迎合了大眾審美標準;符合標準且有些企業文化體現則能給出好評,反之過於違背普遍標準則可以給出差評,這是技術難度最低最低的評測專案,任誰都可以進行測試並得出結論。

    汽車配置有一套完善的評測方案,只有對各項配置的功能足夠了解,在評測過程中記錄該配置功能發揮程度或是否有效實現,這一專案考驗是耐力和記憶力,實際難度也不高。不過對於新手消費者這些內容可能是陌生的,所以車評人面對這一類基數很大意向消費群體,必然需要講一些淺顯易懂的內容,這也是無可厚非的。

    至於安全等級無法準確的評價,因為成本太高。

    基於現有的碰撞測試成績、車身結構佈局、不同屈服強度鋼材的位置,以及對大量事故車的分析,參考這些內容只能夠大致判斷安全等級標準,得出的結果只是某一款車或一個系列的大致特點,對於這一結論不違心的評價為:只具參考價值,因為在老的經驗也是會出錯,除非是一臺明視訊記憶體在問題的車。

    然而評價這些問題車的安全水平會要面對N多網路暴力,有來自官水的洗地、也有無知少年的信仰或者是出於對已經持有車輛的愛護(不容評價);正確的評價要面對五花八門的攻擊,這得有非常強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面對這些網評。

    實話不能實說導致了很多“和事佬”型的車評人不願提及這一領域,當然也不能排除一些車評的背後是有利益牽扯的,這更決定了這類車評不僅不會提及安全,而是所有的缺點都會一筆帶過。

    不過以上還不是最重要的原因,更重要的是99.99%的汽車評測機構沒有財力評測安全。一個碰撞實驗室的建設是要數億元的,從測試場地建設到裝置的採購以及裝置的使用,其投入之大很少有機構可以承受,碰撞試驗中一個假人都要七八百萬,可能很多知名度很高的車評人年薪還不夠買個測試家人,要求這些車評人去測試安全並不現實。

    而且還有一些車評人只是媒體人,可以理解為被稿子的形象代言人,不用期望值太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建行etc信用卡還款日和賬單日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