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純鈞LHGR
-
2 # 眸子8552
首先說明<黃帝內經>的出發點,只是假借了″黃帝"之名。實為春秋戰國之著,與″黃帝"無干,只是借了頂帽子。
<<靈樞、官能》篇,是指″針灸"之術的要論,用″法"(針灸)之論述。針刺所所必須應知、應會、應懂及形與氣的關係。注意什麼,掌握什麼。其中的陰陽、五行、四時、八風、五臟六腑的理論。觀察氣色、斷病變的性質與病炕的所在。
其只有理論,大概指導人們怎麼延習而以,後人也沒有必要去偽造。
如果後人能在理論、實踐中有所突破。巴不得炫要一番,並註上自已的大名,留芳千古。以此推論,<<靈樞、官能>>篇應是原著。
個人意見,不是。
事實上,《黃帝內經》也是託名之作。從《內經》全篇看來,《官能》仍舊是戰國時代的思想,應與《內經》本篇屬同時代的作品,並非偽作。
據《三百種醫籍錄》記載,《內經》之《素問》有十七種、《靈樞》有十五種不同的版本。
現存《素問》版本以金刻殘本為最早,尚存11卷。其次為元刻本,有胡氏古林書堂及讀書堂刻本,還有兩種殘本;《靈樞》現存最早的版本是元代胡氏古林書堂刻本。
如果說《官能》是後世託名續作,最要緊的一點就是理念是否與本篇相同。這其實是有很大的難點的。若不同,顯見得不是一類思路,非常容易看出破綻;若相同,理念多半已過時,不具備現實意義的話,加進書裡還有什麼意義?
從《官針》可以看出,《官能》裡有些理論,的確是有些過時的。
《官針》裡說,【凡刺之要,官針最妙。九針之宜,各有所為,長、短、大、小,各有所施也。不得其用,病弗能移。】之後其介紹九變十二節等,實際上這些理念別說在元代,就算放在晉代都已經有些過時了。
為什麼?因為《內經》裡更注重針,但相對不那麼注重灸,這使得它還在碎碎念【病在面板無常處者,取以鑱針於病所……病在五臟固居者,取以鋒針……】。
可是醫學是不斷進步的,至少到了晉代時,就已經非常注重針與灸的配合。某病與某針的組合,已經不拘泥於《官》裡所述的幾種形式了。
如果胡氏古林書堂刻本《靈樞》,尤其所謂的《官》是後人偽作,那他偽作這種失去了至少一半指導意義的理論到底有什麼用?
說句不好聽的,就算造假幣,也得造現在的流通版本吧?你現在造糧票有什麼價值啊!
故而,個人以為,《官》非偽作。
能提出這問題來的人,或許需要瞧瞧腦溝回是不是變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