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麼也沒有,連一個皺摺都找不到,哪怕是一片樹葉,一個黑點。仰起頭看天,從未見過這麼完整的天。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是的,這就是餘秋雨在《陽關雪》中描繪給我們的一幅圖景。蒼涼曠漠,地遠天荒。沙漠邊陲的一派荒涼、肅殺、空曠的景象,活生生呈現在讀者面前。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帶進了那段滄桑歷史,那段悽迷曠遠的場景之中去了。
作者毫不隱諱,他就是尋著盛唐王維的《渭城曲》而來: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了關無故人。真得佩服作者對王維這一名詩的解讀:他瞟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杯。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也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抒情結束,該進入正題了。
作者寫陽關,當然不是一般的尋古探幽,不是單純的詠物抒懷,而是藉助陽關這一歷史遺蹟來折射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作出的貢獻,來追尋中國古代文人曾經經歷過的生命體驗。因此,作者筆下的陽關,已經超越了陽關本身的意義,從而進入了人生、社會和歷史等更加廣闊的領域之中。
那就從頭開始吧。
作者先從以前的經歷講起。他曾經在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滿身清霜登臨過黃鶴樓,於冬夜探訪過寒山寺。感嘆古人能夠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而今天來到了陽關,首先看到的是積雪溶化後的大片墳場,那麼多,那麼密,因風雪吹蝕,歲月摧殘,已經是無比荒蕪,這不就是當年的古戰場麼!在望不到邊際的古墳場中前行,作者彷彿看到了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朔風中的軍旗......
當還沒到達陽關故址的前面,作者就已把那段悲愴的歷史畫面,再一次鋪陳在讀者面前。這一段叫烘托也好,叫鋪墊也罷,估計作者也未必想得那麼多,只是一股腦把滿腔的思緒噴洩而出,讓讀者和他一起,步入了那段崢嶸歲月當中去了。
到了,終於到了,穿過那段歷史的時空,遠處已有樹影,也有水流,也有了山坡。猛一抬頭,山峰上一座荒落的土墩,一塊石碑映入眼簾:陽關古址。四個大字醒目又驚駭。
土墩尚在,儘管已經坍塌。烽火臺遺址尚在,儘管已經破敗。在凜冽寒風中站立,放眼四顧,蒼莽群山,積雪層疊,直伸天際,無邊無涯。這尋訪祖先足跡的夙願,在自己的腳下,在作者的心中,又何償不是在讀者的心中,都完成了。
作者最後仍然意猶未盡:這裡本還應該有幾聲音色極美的胡笳和羌笛,以便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都已消逝在歷史的朔風之中了。
閱讀《陽關雪》,與閱讀作者其它文章的感受截然不同。
它沒有《道士塔》中對古典文化流失的憤懣,
沒有《江南小鎮》那清新婉約的悽迷,
更沒有《天一閣》那直接展示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暢達。
這裡,作者基本是採用白描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概括出一幕幕歷史景象,從中呈現出歷史的滄桑和理性思辨的情緒,飽滿而又充實。以藝術的筆法襯托出了當年前方將士艱苦守衛邊疆的英雄氣概,突出了中華民族戍邊屯墾、抗禦外侮的民族精神。也描繪出了中華父老為了祖國統一而奉獻一切的博大胸襟。
儘管遺址已成廢墟,但它漾溢位來的,依然不諦是一曲千古絕唱。
細細品味《陽關雪》,既有作者《文化苦旅》中其它篇章具備的濃厚的文化氣息,同時又有一種有別於其它篇章的韻味。相信對每一位讀者而言,都會收到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文化滋潤和藝術薰陶。有滄桑感,悲壯感,文字之美,藝術之美。對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增強藝術審美需求,都肯定是益處多多。
除了茫茫一片雪白,什麼也沒有,連一個皺摺都找不到,哪怕是一片樹葉,一個黑點。仰起頭看天,從未見過這麼完整的天。有這樣的地,天才叫天。有這樣的天,地才叫地。在這樣的天地中獨個兒行走,侏儒也變成了巨人,巨人也變成了侏儒。
是的,這就是餘秋雨在《陽關雪》中描繪給我們的一幅圖景。蒼涼曠漠,地遠天荒。沙漠邊陲的一派荒涼、肅殺、空曠的景象,活生生呈現在讀者面前。自然而然地把讀者帶進了那段滄桑歷史,那段悽迷曠遠的場景之中去了。
作者毫不隱諱,他就是尋著盛唐王維的《渭城曲》而來: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了關無故人。真得佩服作者對王維這一名詩的解讀:他瞟一眼渭城客舍窗外青青的柳色,看了看友人已打點好的行囊,微笑著舉起了酒杯。再來一杯吧,陽關之外,就找不到這樣對飲暢談的老朋友了。這杯酒,友人也一定是毫不推卻,一飲而盡的。
抒情結束,該進入正題了。
作者寫陽關,當然不是一般的尋古探幽,不是單純的詠物抒懷,而是藉助陽關這一歷史遺蹟來折射中華民族在人類文明史上曾經作出的貢獻,來追尋中國古代文人曾經經歷過的生命體驗。因此,作者筆下的陽關,已經超越了陽關本身的意義,從而進入了人生、社會和歷史等更加廣闊的領域之中。
那就從頭開始吧。
作者先從以前的經歷講起。他曾經在江船上仰望過白帝城,滿身清霜登臨過黃鶴樓,於冬夜探訪過寒山寺。感嘆古人能夠把一個個生僻的角落,變成人人心中的故鄉。
而今天來到了陽關,首先看到的是積雪溶化後的大片墳場,那麼多,那麼密,因風雪吹蝕,歲月摧殘,已經是無比荒蕪,這不就是當年的古戰場麼!在望不到邊際的古墳場中前行,作者彷彿看到了中原慈母的白髮,江南春閨的遙望,湖湘稚兒的夜哭,故鄉柳蔭下的訣別,將軍圓睜的怒目,獵獵朔風中的軍旗......
當還沒到達陽關故址的前面,作者就已把那段悲愴的歷史畫面,再一次鋪陳在讀者面前。這一段叫烘托也好,叫鋪墊也罷,估計作者也未必想得那麼多,只是一股腦把滿腔的思緒噴洩而出,讓讀者和他一起,步入了那段崢嶸歲月當中去了。
到了,終於到了,穿過那段歷史的時空,遠處已有樹影,也有水流,也有了山坡。猛一抬頭,山峰上一座荒落的土墩,一塊石碑映入眼簾:陽關古址。四個大字醒目又驚駭。
土墩尚在,儘管已經坍塌。烽火臺遺址尚在,儘管已經破敗。在凜冽寒風中站立,放眼四顧,蒼莽群山,積雪層疊,直伸天際,無邊無涯。這尋訪祖先足跡的夙願,在自己的腳下,在作者的心中,又何償不是在讀者的心中,都完成了。
作者最後仍然意猶未盡:這裡本還應該有幾聲音色極美的胡笳和羌笛,以便與自然渾和,奪人心魄。可惜它們都已消逝在歷史的朔風之中了。
閱讀《陽關雪》,與閱讀作者其它文章的感受截然不同。
它沒有《道士塔》中對古典文化流失的憤懣,
沒有《江南小鎮》那清新婉約的悽迷,
更沒有《天一閣》那直接展示文化人格和文化良知的暢達。
這裡,作者基本是採用白描的手法,簡潔而形象地概括出一幕幕歷史景象,從中呈現出歷史的滄桑和理性思辨的情緒,飽滿而又充實。以藝術的筆法襯托出了當年前方將士艱苦守衛邊疆的英雄氣概,突出了中華民族戍邊屯墾、抗禦外侮的民族精神。也描繪出了中華父老為了祖國統一而奉獻一切的博大胸襟。
儘管遺址已成廢墟,但它漾溢位來的,依然不諦是一曲千古絕唱。
細細品味《陽關雪》,既有作者《文化苦旅》中其它篇章具備的濃厚的文化氣息,同時又有一種有別於其它篇章的韻味。相信對每一位讀者而言,都會收到一種只可意會,難以言傳的文化滋潤和藝術薰陶。有滄桑感,悲壯感,文字之美,藝術之美。對提高藝術鑑賞能力,增強藝術審美需求,都肯定是益處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