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邊庭雪飛舞

    這是由於漢字一字多義而導致誤會。

    對人體感官的描述,最早出現在《黃帝內經》當中。

    東方生風,風生木,木生酸,酸生肝,肝生筋,筋生心,肝主目。其在天為玄,在人為道,在地為化。化生五味,道生智,玄生神,神在天為風,在地為木,在體為筋,在髒為肝。在色為蒼,在音為角,在聲為呼,在變動為握,在竅為目,在味為酸,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生熱,熱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心主舌。其在天為熱,在地為火,在體為脈,在髒為心,在色為赤,在音為徵,在聲為笑,在變動為憂,在竅為舌,在味為苦,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鹹勝苦。

    中央生溼,溼生土,土生甘,甘生脾,脾生肉,肉生肺脾主口。其在天為溼,在地為土,在體為肉,在髒為脾,在色為黃,在音為宮,在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竅為口,在味為甘,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溼傷肉,風勝溼,甘傷肉,酸勝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肺生皮毛,皮毛在腎,肺主鼻。其在天為燥,在地為金,在體為皮毛,在髒為肺,在色為白,在音為商,在聲為哭,在變動為咳,在竅為鼻,在味為辛,在志為憂。憂傷肺,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鹹,鹹生腎,腎生骨髓,髓生肝,腎主耳。其在天為寒,在地為水,在體為骨,在髒為腎,在色為黑,在音為羽,在聲為呻,在變動為慄,在竅為耳,在味為鹹,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鹹傷血,甘勝鹹。

    可見味字在漢語中原本的意思是舌頭所嚐到的酸甜苦辣鹹。現代漢語中的氣味,在古漢語中叫做“嗅”。

    “味”和“嗅”在古代是有嚴格區別的。“聲”與“音”也有嚴格區別。

    動詞方面,聽和聞是同義詞。但聞字除了有聽的意思之外,自古以來就有另外一個意思,那就是用鼻子嗅氣味,比如:

    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孔子家語·六本》

    羅襦襟解,微聞薌澤。——《史記·滑稽列傳》

    所以,耳聽與耳聞,自古沒有區別,鼻聞與鼻嗅,也只是同一個意思的兩種不同表達,如果有區別,那也只是因為歷史變遷而導致的用詞習慣不同。

    古人用耳聞鼻嗅習慣些,而我們用耳聽鼻聞習慣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從喝茶走向品飲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