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現象是姆潘巴現象(Mupainmubar effect),又名姆佩姆巴效應,指在同等體積、同等質量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溫度略高的液體比溫度略低的液體先結冰的現象。
對於姆佩巴效應一般會分別考慮這四個因素:
1、蒸發——在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的過程中,熱水由於蒸發會失去一部分水。質量較少,令水較容易冷卻和結冰。這樣熱水就可能較冷水早結冰。
2、溶解氣體——熱水比冷水能夠留住較少溶解氣體,隨著沸騰,大量氣體會逃出水面。溶解氣體會改變水的性質。或者令它較易形成對流(因而較易冷卻),或減少單位質量的水結冰所需的熱量,或者改變沸點。
3、對流——由於冷卻,水會形成對流,和不均勻的溫度分佈。溫度上升,水的密度就會下降,所以水的表面比水底部熱—叫"熱頂"。如果水主要透過表面失熱,那麼,"熱頂"的水失熱會比溫度均勻的快。
4、周圍的事物——兩杯水的最後的一個分別,與它們自己無關,而與它們周圍的環境有關。初溫較高的水可能會以複雜的方式,改變它周圍的環境,從而影響到冷卻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姆佩巴效應的歷史:
1、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事實已被知道了很多個世紀。最早提到並記載此一現象的資料,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亞里士多德。
2、大約在1461年,物理學家GiovanniMarliani在一個關於物體怎樣冷卻的辯論上,說他已經證實了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
3、1620年培根寫道"水輕微加熱後,比冷水更容易結冰。"不久之後,笛卡兒說"經驗顯示,放在火上一段時間的水,比其它水更快地結冰。"
4、直至1969年,那已是Marliani實驗500年之後,坦尚尼亞中學的一個命叫Mpemba的中學生再發現此現象的故事,被刊登在《新科家》(NewScientist)雜誌。
參考資料:
這種現象是姆潘巴現象(Mupainmubar effect),又名姆佩姆巴效應,指在同等體積、同等質量和同等冷卻環境下,溫度略高的液體比溫度略低的液體先結冰的現象。
對於姆佩巴效應一般會分別考慮這四個因素:
1、蒸發——在熱水冷卻到冷水的初溫的過程中,熱水由於蒸發會失去一部分水。質量較少,令水較容易冷卻和結冰。這樣熱水就可能較冷水早結冰。
2、溶解氣體——熱水比冷水能夠留住較少溶解氣體,隨著沸騰,大量氣體會逃出水面。溶解氣體會改變水的性質。或者令它較易形成對流(因而較易冷卻),或減少單位質量的水結冰所需的熱量,或者改變沸點。
3、對流——由於冷卻,水會形成對流,和不均勻的溫度分佈。溫度上升,水的密度就會下降,所以水的表面比水底部熱—叫"熱頂"。如果水主要透過表面失熱,那麼,"熱頂"的水失熱會比溫度均勻的快。
4、周圍的事物——兩杯水的最後的一個分別,與它們自己無關,而與它們周圍的環境有關。初溫較高的水可能會以複雜的方式,改變它周圍的環境,從而影響到冷卻過程。
擴充套件資料:
姆佩巴效應的歷史:
1、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的事實已被知道了很多個世紀。最早提到並記載此一現象的資料,可追溯到公元前300年的亞里士多德。
2、大約在1461年,物理學家GiovanniMarliani在一個關於物體怎樣冷卻的辯論上,說他已經證實了熱水比冷水更快結冰。
3、1620年培根寫道"水輕微加熱後,比冷水更容易結冰。"不久之後,笛卡兒說"經驗顯示,放在火上一段時間的水,比其它水更快地結冰。"
4、直至1969年,那已是Marliani實驗500年之後,坦尚尼亞中學的一個命叫Mpemba的中學生再發現此現象的故事,被刊登在《新科家》(NewScientist)雜誌。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