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俗語"遠怕水、近怕鬼",解讀家庭教育。
一、老話講"遠怕水、近怕鬼"是經驗、是經歷!
1,遠怕水:當不了解情況,不瞭解地形時。遇到積水路面,遠道來的人一般都不敢過。
2,近怕鬼:因為了解情況,所以有些親身經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導致,類似的場景引發恐懼。
二,在教育中的應用
1,"遠怕水"是"經驗控制"
家長在與孩子互動中,往往因為孩子很小的一個改變(挑戰或突破)不敢做時,而大發雷霆。
在家長看來,特別小、特別小的事兒,孩子卻不敢去做。比如:孩子第一次跨過20cm左右的水溝;孩子第一次坐旋轉木馬;孩子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捉蜻蜓;第一次坐公共汽車;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玩漂流;等等…
家長一般分幾個層次迴應:
有一種:沒事兒,這是安全的,不用怕,快上去。
有一種:怕啥怕,這點膽子都沒有,快上去。
有一種:你告訴我,你為啥怕,說不清楚吧,沒啥可怕的,快上去。
有一種:不是你要來玩的麼,你自己又不上去,快上去。(要不下次別想再要)
您還遇到過哪種?可以回覆呦!
其實,您要這樣,可能就沒有親子矛盾啦!
(以旋轉木馬為例)
①動之以情:爸爸媽媽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的擔心、你的害怕,爸爸媽媽一開始也是這樣的(同理心)
②曉之以理:寶貝兒你看,當我們坐上去的時候,木馬會跟著音樂的節奏一上一下的動、而且還會繞著圈的旋轉,轉的時候還會有微風飄過,會有些小害怕,但大家都能接受,我相信你也能,你是可以的。
④鼓勵自主:經過幾輪帶著玩,消除孩子顧慮、提升孩子自信、激發孩子興趣,鼓勵孩子自己體驗,並在孩子自己上去後及時給予正向迴應(寶貝兒你看,你透過自己的挑戰、突破,又一次成長嘍)
總結,家長用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控制孩子初次的體驗,在孩子心裡就相當於"遠怕水"的體驗。
2,"近怕鬼"是"經歷抑制
家長在多年的人生經歷中,遇到太多困惑和危險,形成了自己的"自我觀念"。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都有合理的理由來解釋。
所以當孩子,做了超出家長認知的事的時候,那個"近怕鬼"的機制就啟動了,想方設法阻止。
比如,孩子玩蹺蹺板、玩跳木馬、盪鞦韆、玩打槍遊戲、單獨到院子裡等。有些家長都會緊緊盯著,並且先來嚇唬一通"告訴你啊,有的小孩就從蹺蹺板牆上摔下來骨折了、跳木馬時踩手了、槍子彈打眼睛了等等",搞的孩子是玩也不敢玩,還特別想玩的矛盾心裡。
而這一切,家長並沒有錯,確實是有安全隱患或發展局限。
關鍵是,所有的進步,都是在不斷的挑戰自我、突破自我中發展出來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一個可以放開手腳親身體驗的機會,是斷然不可能發展出創造力的。
家長萬萬不可——因噎廢食
用俗語"遠怕水、近怕鬼",解讀家庭教育。
一、老話講"遠怕水、近怕鬼"是經驗、是經歷!
1,遠怕水:當不了解情況,不瞭解地形時。遇到積水路面,遠道來的人一般都不敢過。
2,近怕鬼:因為了解情況,所以有些親身經歷(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導致,類似的場景引發恐懼。
二,在教育中的應用
1,"遠怕水"是"經驗控制"
家長在與孩子互動中,往往因為孩子很小的一個改變(挑戰或突破)不敢做時,而大發雷霆。
在家長看來,特別小、特別小的事兒,孩子卻不敢去做。比如:孩子第一次跨過20cm左右的水溝;孩子第一次坐旋轉木馬;孩子第一次玩滑梯;第一次捉蜻蜓;第一次坐公共汽車;第一次坐飛機;第一次玩漂流;等等…
家長一般分幾個層次迴應:
有一種:沒事兒,這是安全的,不用怕,快上去。
有一種:怕啥怕,這點膽子都沒有,快上去。
有一種:你告訴我,你為啥怕,說不清楚吧,沒啥可怕的,快上去。
有一種:不是你要來玩的麼,你自己又不上去,快上去。(要不下次別想再要)
您還遇到過哪種?可以回覆呦!
其實,您要這樣,可能就沒有親子矛盾啦!
(以旋轉木馬為例)
①動之以情:爸爸媽媽非常能理解你的心情、你的擔心、你的害怕,爸爸媽媽一開始也是這樣的(同理心)
②曉之以理:寶貝兒你看,當我們坐上去的時候,木馬會跟著音樂的節奏一上一下的動、而且還會繞著圈的旋轉,轉的時候還會有微風飄過,會有些小害怕,但大家都能接受,我相信你也能,你是可以的。
④鼓勵自主:經過幾輪帶著玩,消除孩子顧慮、提升孩子自信、激發孩子興趣,鼓勵孩子自己體驗,並在孩子自己上去後及時給予正向迴應(寶貝兒你看,你透過自己的挑戰、突破,又一次成長嘍)
延伸知識點: 把不會做的事做會,叫成長;做不敢做的事,叫挑戰; 做不願做的事,叫突破!總結,家長用自己過去成功的經驗控制孩子初次的體驗,在孩子心裡就相當於"遠怕水"的體驗。
2,"近怕鬼"是"經歷抑制
家長在多年的人生經歷中,遇到太多困惑和危險,形成了自己的"自我觀念"。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是好、什麼是壞,都有合理的理由來解釋。
所以當孩子,做了超出家長認知的事的時候,那個"近怕鬼"的機制就啟動了,想方設法阻止。
比如,孩子玩蹺蹺板、玩跳木馬、盪鞦韆、玩打槍遊戲、單獨到院子裡等。有些家長都會緊緊盯著,並且先來嚇唬一通"告訴你啊,有的小孩就從蹺蹺板牆上摔下來骨折了、跳木馬時踩手了、槍子彈打眼睛了等等",搞的孩子是玩也不敢玩,還特別想玩的矛盾心裡。
而這一切,家長並沒有錯,確實是有安全隱患或發展局限。
關鍵是,所有的進步,都是在不斷的挑戰自我、突破自我中發展出來的,如果孩子從小沒有一個可以放開手腳親身體驗的機會,是斷然不可能發展出創造力的。
家長萬萬不可——因噎廢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