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的,在寫近體詩時,多音字可以用,而且一定會用到。但在使用中有幾點是要注意的。
由於在近體詩的創作上,目前是雙軌並行,即可依《中華通韻》(新韻)進行創作,亦可依《平水韻》進行創作。依新韻創作的就必須很今音區分平仄,而依《平水韻》進行創作的,就必須依中古音區分平仄。
多音字,則代表這個字有多個讀音,可能讀平聲,也可能讀仄聲。那麼我們就要根據該多音字在詩中的具體釋義,去區分平仄。這在今音中,並不難把握,這就不展開了。
在中古音的《平水韻》體系中,多音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同義不同音,也就是說在同一意思下,可以讀平聲,也可以讀仄聲。例如,“看望”兩字:
韻部:十四寒,平聲。 例詩:
詠舞(隋末唐初·虞世南)
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
一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
韻部:十五翰,去聲。 例詩:
得沙苑榲桲戲酬(宋·梅堯臣)
蒺藜已枯天馬歸,嫩蠟籠黃霜冒幹。
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駝載與吳人看。
韻部:七陽,平聲。 例詩:
荅趙氏生伉(唐·韋應物)
暫與雲林別,忽陪鴛鷺翔。
看山不得去,知爾獨相望。
韻部:二十三漾,去聲。 例詩:
相和歌辭 昭君詞(唐·戴叔倫)
漢宮若遠近,路在沙塞上。
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也就是說,這部分的漢字,是可平可仄的,具體的字我已全部歸納出,並在專欄文章裡作了連結,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可查閱。
另一種情況則是不同的釋義,讀音就不同,平仄也有所不同。舉一個很常用的“思”字作例:
“思”字,用作動詞時讀平聲(音司),入支韻。
如思念,思憶,思考,思親,思心,思慕等等。
但有一種情況,雖作動詞,仍讀仄聲。就是當思解作悲傷,哀愁時,例如:“遠望使心思,遊子戀所生。”(《樂府·長歌行》)又如李商隱的詩句:“一弦一柱思華年”。因在這,思字解作悲。故也讀仄聲。
“思”字,還有一種情況是讀平聲,入灰韻(音腮)。
現在用得不多,解作多鬍鬚的樣子。
“思”字,用作名詞時讀仄聲,入去聲寘韻(音四)。
例如:思想,思緒,構思。又如思功(創作中苦心經營),思力(思維能力),思至(靈感到來),思理(構思),思致(才思情致),思綜(才思),思緯(才思學識),思意(心思用意),思士(善感之士),思事(心事)等等。
那麼,在創作時,我們就要根據此多音字的具體釋義,進行平仄的區分,這是我們使用多音字寫近體詩時一定要注意的。
毫無疑問的,在寫近體詩時,多音字可以用,而且一定會用到。但在使用中有幾點是要注意的。
由於在近體詩的創作上,目前是雙軌並行,即可依《中華通韻》(新韻)進行創作,亦可依《平水韻》進行創作。依新韻創作的就必須很今音區分平仄,而依《平水韻》進行創作的,就必須依中古音區分平仄。
多音字,則代表這個字有多個讀音,可能讀平聲,也可能讀仄聲。那麼我們就要根據該多音字在詩中的具體釋義,去區分平仄。這在今音中,並不難把握,這就不展開了。
在中古音的《平水韻》體系中,多音字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同義不同音,也就是說在同一意思下,可以讀平聲,也可以讀仄聲。例如,“看望”兩字:
看韻部:十四寒,平聲。 例詩:
詠舞(隋末唐初·虞世南)
繁弦奏淥水,長袖轉回鸞。
一雙俱應節,還似鏡中看。
韻部:十五翰,去聲。 例詩:
得沙苑榲桲戲酬(宋·梅堯臣)
蒺藜已枯天馬歸,嫩蠟籠黃霜冒幹。
不比江南楂柚酸,橐駝載與吳人看。
望韻部:七陽,平聲。 例詩:
荅趙氏生伉(唐·韋應物)
暫與雲林別,忽陪鴛鷺翔。
看山不得去,知爾獨相望。
韻部:二十三漾,去聲。 例詩:
相和歌辭 昭君詞(唐·戴叔倫)
漢宮若遠近,路在沙塞上。
到死不得歸,何人共南望。
也就是說,這部分的漢字,是可平可仄的,具體的字我已全部歸納出,並在專欄文章裡作了連結,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有興趣的可查閱。
另一種情況則是不同的釋義,讀音就不同,平仄也有所不同。舉一個很常用的“思”字作例:
思字在中古音中有三個讀音:“思”字,用作動詞時讀平聲(音司),入支韻。
如思念,思憶,思考,思親,思心,思慕等等。
但有一種情況,雖作動詞,仍讀仄聲。就是當思解作悲傷,哀愁時,例如:“遠望使心思,遊子戀所生。”(《樂府·長歌行》)又如李商隱的詩句:“一弦一柱思華年”。因在這,思字解作悲。故也讀仄聲。
“思”字,還有一種情況是讀平聲,入灰韻(音腮)。
現在用得不多,解作多鬍鬚的樣子。
“思”字,用作名詞時讀仄聲,入去聲寘韻(音四)。
例如:思想,思緒,構思。又如思功(創作中苦心經營),思力(思維能力),思至(靈感到來),思理(構思),思致(才思情致),思綜(才思),思緯(才思學識),思意(心思用意),思士(善感之士),思事(心事)等等。
那麼,在創作時,我們就要根據此多音字的具體釋義,進行平仄的區分,這是我們使用多音字寫近體詩時一定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