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美業裂變

    透過家長會、手機簡訊等形式,及時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學校工作等,以便家長及時瞭解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瞭解學校所做的工作,自覺協助學校搞好教學工作,提高教學質量。。

  • 2 # 成都學區長

    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加強學校與家長之間的溝通是一個必要的工作,做好孩子教育,需要家長與學校的相互支援與相互信任。

    做好教育教學工作,就一定要先過家長這一關,取得他們的信任。有了家長的信任,隨之而來的是理解、支援與配合。

    透過長期的工作經歷,對於加強學校與家長的溝通,有以下幾點體會:

    1.培養班幹部式的家長。

    2.請家長配合班級常規管理。

    3.請家長協助老師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4.如何讓家長配合我們的教育收費。

    5.透過渠道多與家長取得溝通機會。

    6.與“另類”家長長打交道。

    我們只要真誠的把自己對學生的那份濃濃的愛心,耐心和責任心充分地流露給家長,讓家長深切的感受到老師是真心實意地關心愛護他的孩子,老師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能夠健康成長和發展,那麼我們工作一定能夠得到家長的理解、支援和配合,從而能夠有效的溝通。

  • 3 # 豫南老九

    做好家校溝通,可以試著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電話溝通。這種溝通方式的好處在於即時,方便。但一定要注重連貫性和全體性,千萬不要等問題出現了再打電話,那樣無異於亡羊補牢,只能臨時解決問題,不利於從根源上把問題剎住。所以,電話溝通一定要常態化。

    二、家訪溝通。電話溝通雖然快捷,但畢竟有侷限。俗話說,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如主席所說,“當縣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當地市委書記,一定要跑遍所有的鄉鎮;當省委書記應該跑遍所有的縣市區”。那麼,我們當教師的,一定要走訪到所有學生的家庭,掌握大量第一手的學生家庭情況。平日工作繁忙,你可以堅持每週一次家訪,瞭解學生的家庭環境和其家長心理,根據實際情況,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齊抓共管,對症下藥。家訪時,要充分尊重其生活習慣,如進客廳要換拖鞋等;記得提前預約,避開就餐時間;即使家長再盛情挽留,一定不要留下吃飯。

    三、建立家長微信群。打電話和家訪這兩種溝通方式,其實也有侷限性,即:需要教師和家長雙方都有時間,而事實上,教師需要上課,而家長也忙著上班,雙休日又需要走親串友,雙方溝通的時間不一定都能趕到一起。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一種跨越時空的現代化、網路化溝通方式,比如,家長群等多種網路方式,加強有效聯絡。

    四、成立家長委員會。挑選有代表性的家長,成立班級家長委員會。邀請家長積極參與班級活動,比如參與班級的一些方針政策的制定和管理等;舉行“課堂教學開放日”活動,定期邀請他們進教室聽課,家校互動,讓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相輔相成,使教育教學管理更加科學、透明、溫馨。

    五、召開家長會。這是目前除校信通外,最常用的家校溝通方式。個人認為侷限性,因為家長過於集中,溝通是少對多,交流嚴重不公平,即一個或幾個老師短時間內應對多個家長,多數情況下心有餘而力不足,一場家長會開下來,老師累得口乾舌燥,即使這樣,還是有很多家長來不及與老師個別溝通。而且大部分時間是老師在臺上講,家長坐在臺下聽,達不到雙向交流的目的。

  • 4 # 學舟影視部

    本人從事教育行業五年多了,盡情個人經驗提出以下幾點:

    一,家訪

    家訪是維繫師生關係的紐帶,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

    現在的學生內心是豐富多彩的,他們需要得到別人的理解和支援,家訪恰能達成老師家長的共識,讓學生得到真正的理解和賞識。作為班主任,必須躬身走進學生家庭。家訪不是向家長告狀,也不是例行公事。而是共同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有的放矢的去接近他、幫助他、關心他、鼓勵他。

    二,電話溝通

    如果實在沒空家訪畢竟班級孩子較多,一個一個的家訪也不太現實,如果孩子各方面表現還算可以,那麼老師可以不失時宜的偶爾和家長做個電話溝通,以瞭解孩子在家的情況,傾聽一下家長的想法。

    三,聊天軟體

    四,家校互聯軟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花生採收以後,剩下的花生莖葉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