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太常吸貓
-
2 # 沐海聽風
看似煩人的柳絮,在古代用處大著呢:
1.窮人可以用柳絮來度饑荒!
柳絮生長在春季,古代的春季正是一年當中青黃不接之時!古人熬過了沒有收成而又漫長的冬天,終於到了春天!儲藏的糧食也快吃乾淨了,新的收成還沒長成!老百姓在這個階段最容易出現饑荒!不過還好,春天到了,有柳絮了呀!
柳絮在長老開花四處飄蕩之前,是可以擼下來吃掉滴!功效清熱解毒!反正小時候我吃過,也不知道你們吃過沒?
不過不能生吃,需要開水煮過,濾掉苦水!煮熟了的柳絮,加上鹽巴等調料,味道清香微苦,但仍算可口!總比因為饑荒,吃樹皮,吃觀音土石頭粉強的多吧!
2.富人可以用柳絮來抒發詩意!
在古代的詩詞歌賦當中,柳和柳絮總是一組繞不開的抒情意象!
"柳"與"留"諧音,古人折柳贈別,就是借"柳"表達惜別之意!
至於"柳絮",因為它開花之後,風一吹,飄飄蕩蕩,沒有個固定的去處!天性敏感,漂泊在外的古代詩人,突然發現自己就如同那"柳絮"一般,四處漂泊,沒有歸宿!
來欣賞幾個古人的句子吧: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過零丁洋》
河畔多楊柳,追遊盡狹斜.——楊凝《柳絮》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柳永《雨霖鈴》
其實,這也算是古人的一種借景抒情吧!
另外,不能不提的是:
由於柳絮身形輕盈,所以又與楊花一起被稱作"煙花"!"煙花"飄飄蕩蕩,四處攀附,於是又被形容一類女子,那就是"煙花女子"!煙花女子的居留之處,便被稱作了“煙花巷”、"花柳巷"!
你說說,這柳絮招誰惹誰了?被天才般的古人派瞭如此多的用途,也夠奇葩的吧!
現在正是柳絮隨處可見的季節,我們不僅可以看到它在空中隨風飄舞,紗窗上、樓道里、灌木叢也能見到它的身影,甚至於吃冰淇淋的時候也會不小心吃到幾口,可以說非常煩人。
不過,在古代,柳是則是詩詞中常見的吟詠物件,往往在春日美景中出現。歐陽修有“柳絮已將春去遠,海棠應恨我來遲”之句,蘇軾也有“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的名句。柳絮因為其自身輕、白、隨風飄舞的特性常被賦予癲狂、輕薄等人的性格,褒貶不一。《脈案》還有有忌“脈飄如柳絮”的說法。
《御定佩文齋廣群芳譜》對柳絮有著十分詳細的描述:柳樹初春時先抽枝結出黃花穗,然後再長葉。晚春時葉片長成,花穗中結出粟米大,細扁而黑的種子,帶有絨一樣的白絮,就是柳絮。飄到池沼中,第二天就會化為浮萍。柳絮在古代有多種別稱,柳棉、柳花、柳絨、柳華都是它,實際上是帶有白色絨毛的柳樹種子。《本草經》中稱其為“柳華”,實際上是以絮為華。華本身指的是枝頭初發的黃蕊,之後的柳子才是飛絮。
柳絮在古代被認為可以治療面瘡。《四民月令》中提到:三月三日上巳節,可以採艾和柳絮,柳絮能夠治療瘡痛。《圖經衍義本草》記載:“柳花味苦,寒,無毒。主風水黃疸,面熱黑,痂疥惡瘡,金瘡。一名柳絮。葉,主馬疥痂瘡。取煎煮以洗馬疥,立愈。又療心腹內血,止痛。實,主潰癰,逐膿血。子汁,療渴。生琅邪川澤。”
雖說文獻中記載柳絮味苦,但是筆者小時候的記憶柳絮中,還縮在花穗裡面的時候其實是略帶甜味的,口感比較類似柴一點的肉鬆,飄出來的時候就沒有任何味道了,而且噎嗓子,不建議嘗試。 人能不能吃柳絮不得而知,不過有河豚食柳絮而肥的說法,出自梅堯臣的河豚詩:“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不過古人也提到河豚當季的時候是二月,柳樹飛花的時候早已過季,故而這種說法也不一定可信。另外,與柳絮相關的還有一種“柳絮礬”,是白礬的一種,因為煎煉後“輕虛如棉絮”,因此得名,據說 “醫家用治痰壅,及心肺煩熱甚佳”,不知真假。
參考文獻:
《太平御覽》 《脈案》《本草圖經》《圖經衍義本草》《詩林廣記》《全相二十四孝詩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