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無憂谷逍遙子

    這是一批在特殊年代出現的所謂“詩人”,影響了一批特殊年代的人群,放在春秋歷史看根本不是“詩人”,僅僅是一批類似“嬉皮士”的盲流,他們沉浸在自己的思想意識形態難以自拔,面對社會現實是如此的脆弱幼稚,以為自己冒幾句搜腸刮肚的詞文可以改變世界,世界沒有改變反而把自己逼入絕境,海子、顧城都是社會變革中的失敗者,無法認識日新月異的社會鉅變,最終踏上不歸路,可憐可嘆,隨著老三屆消失,無人會知道他們!

  • 2 # lts909

    在詩歌理想和詩歌現實之間迷失

    屬於詩歌寫作的成功者

    人生探索的失敗者

    不值得效仿

  • 3 # 夢碎雨夜冷

    有些人以一句話來標榜自己,“寧可沒有掌聲讚美,也要活得像一首詩。”留下無數懷抱著柔軟溫暖詩篇的海子在三十年前結束了自己短暫的一生,然而他在這個世界上的痕跡卻不會隨著時間被抹去。

    海子的抒情短詩裡不只有“以夢為馬”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美好理想,也有孤獨的東方人跟隨月亮的爬行,有很願意幫忙的東方女人“菩薩”的心思,有跑盡無人的街道並重新做人的“宇宙的孩子”,以及活在珍貴人間的幸福——“人類和植物一樣幸福/愛情和雨水一樣幸福,”海子如此讚美著人間,卻選擇了早早離開。

    海子為何選擇離開?

    是為純粹,為崇高,為靈魂至高無上與不可侵犯,為體會那靈肉合一的瞬間。他選擇了最壯烈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滾滾車輪碾碎的不是肉體,而是靈魂的枷鎖!他終於可以跳脫俗世的限制,達到夢中的境界。

    他眼中那世界太美太美,所期許的美太高太高,高到他忍不住為其哽咽,為自己竟不能描寫它分毫感到徹骨的悲哀。

    他深愛世間一切美麗之物,又被它的刺深深所傷。他深愛苦難帶來的傷痛,甚至瘋狂的追求讓自己疼痛的事物。無論在肉體還是精神 。他瘋狂的愛著生活,無論它給予的是希望還是苦痛!

    他最熱情,也最悲觀;最具希望,也最絕望。他憎惡平庸,拒絕和諧。他所要的只是極致,生活的極致。。

    海明威如是,梵高如是。別人眼中的“瘋子”才能看清這個世界的面貌。

    他們的世界,我們普通人永遠都不會懂!

  • 4 # 雁南飛82184

    如果深愛這個世界,海子就不會選擇自殺。海子戴著詩歌的王冠,活在喧囂複雜的塵世中,他累了,煩了,夠了……思來想去,唯有結束生命,才能徹底解脫——於是,他在黃昏中等待一列火車,以最慘烈的方式完成與人世的永別。自海子死後,沒有一個詩人願意路過山海關,那段鐵軌成了“詩人之殤”;人們越來越喜歡讀他的詩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幾乎成為所有海景房開發商最鍾愛的廣告詞。即使所有的人都能讀懂他的詩,卻未必所有的人都能理解他的死。

    海子畢業於北大法律系,死時正任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這樣一個高階知識分子,法學大咖,詩壇泰斗。到底因為什麼,使他對人生如此絕望?對世界如此決絕?對自我如此否定,以臥軌自殺,來選擇永遠的離開?

    據海子的弟弟透露,海子性格內向,極其敏感,不善於處理人事關係,曾遭遇初戀、再戀的失敗……更要命的是,他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我覺得,最後一點導致了他的死。這是一個不完美的世界,全球幾十億人,每個人都必須承受命運強加給自己的那份不完美……而海子不願承受,或者說他無力承受。那麼,自殺,在他看來就是最好的結局了。

    海子自殺的方式雖然象個勇士,但他其實是一個生命的懦夫!在這個世界上,貧窮、殘疾、艱難困苦……都擋不住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命的珍惜!前年冬天我在北京的一個天橋下,遇到一個殘疾人,60多歲,汶川大地震奪去了他的兩條腿。這是一個螞蟻般卑微的普通人,但從他莊嚴的臉上,我絲毫看不出一點悲觀和氣餒。當時漫天飛雪,他坐在輪椅上,唱一首《男兒當自強》,博得眾人掌聲陣陣。

    男子漢大丈夫,生於天地之間,當氣壯山河,魄壓五嶽!不管遇到了什麼挫折,經歷了什麼痛苦,都應該從容面對,豈可對生命輕言放棄?!

    因為不喜歡海子對待生命的態度,所以從來不讀他的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最後5分鐘落後8分,湖人內線被打爆,隆多支招換麥基,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