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而且一直在旁邊用手扶著子彈鏈。
1
回覆列表
  • 1 # 老鷹航空

    馬克沁重機槍是上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期由美華人馬克沁發明的世界上第一款自動重機槍。該槍採用帆布式彈鏈供彈,可以持續性保持600發/分鐘的射擊速度,射程達到800米,槍管配置了水箱,進行水冷式降溫,從而能夠保持持續射擊能力。在當時各國陸軍普遍性裝備的都是栓動式步槍背景下,馬克沁重機槍的問世,幾乎改變了以往的陸軍作戰模式,再也沒人敢發動叢集衝鋒,轉而變成了深挖壕溝、配置重火力點的壕溝戰或者陣地戰。

    這款重機槍本身也有缺陷,畢竟是第一種自動槍機的重機槍,可靠性方面和適用性方面都無法和今天的重機槍相提並論。

    首先,馬克沁重機槍太重了,全槍加上三角架達到近50kg的重量,一名戰士是無法扛起馬克沁重機槍移動的。

    其次,使用過程中,需要副手不斷的提供帆布彈鏈,一根帆布彈鏈長度6.4米,配彈333發,每根彈鏈之間有搭扣,可以續接,這就需要副手的幫忙了。

    最後,冷卻水管中的水,隨著槍機的持續射擊,很快就會被蒸發成水蒸氣,一旦冷卻水消耗完,槍機就無法正常工作了,因此,需要持續性的注水。

    所以,正因為馬克沁重機槍本身使用方面的要求,各國陸軍往往配置了多名戰士共同操作一臺馬克沁重機槍,從而確保在實戰中能夠發揮這臺重機槍的價值。

    OK,關於問題就回答到這裡吧。

  • 2 # 瘋狗的輕武

    一個是沒有副射手的話,這個彈鏈甩的很隨意,指不準鉤在啥上面/蹭了一大片泥巴之類的導致喂彈失敗。所以需要副手扶著彈鏈。

    二個不管是不是馬克沁,那會的副射手一般都起到一個協助指引的作用。告知周邊區域動人動向,指引射手瞄準方位,而射手則專心瞄準開槍,心無旁騖。

    三個你要換彈的時候,自個開蓋子拉彈鏈啥的,這火力真空期敵人要是移動了你壓根就注意不到。有個副手給你更快的更換彈鏈/解決故障,檢查水箱之類的不是挺好。

    而且馬克沁那個年代,重機槍組都是5-6人。扛槍的,扛水箱的,扛三腳架的,扛彈藥的,抓個苦逼副手也不是什麼難事啊~

  • 3 # 蒙圈的火龍果

    因為設計的供彈鏈是帆布帶供應會下垂影響供彈速度,還有是機槍是一個用彈量很大的槍械,一個人拿不了那麼多彈,所以需要一個副手幫忙是最好的搭配。

  • 4 # 西決77

    馬克沁機槍理論射速 600發/分,可以單、連發射擊;也可以透過射速調節器調整為慢射速 100發/分。

    這在戰場是可怕的殺人利器,也是戰場上火力支撐點!所以他的要求就是快,換彈快,射速快。所以馬克沁機槍需要配備一個換彈手,來幫助換彈。

    同時馬克沁機槍的彈鏈需要換彈手用手扶著彈鏈。如果沒有換彈手,馬克沁機槍的彈鏈甩起來可能會甩到土渣,廢屑。可能會導致機槍卡殼兒!

    馬克沁機槍是採用水冷槍管,在快速射擊的過程中,可能會導致槍管裡的水蒸發。所以馬克沁機槍需要持續性注水,保證槍管的冷卻。

  • 5 # 前沿陣地

    機槍的特點決定了必須使用雙人甚至多人作戰小組來使用機槍,如今常見的是雙人小組,一名主射手負責射擊和攜帶槍支,而另一名則是副射手,負責攜帶彈藥或者腳架等其他作戰裝備,而早期的馬克辛機槍更是如此。

    早期的水冷式重機槍體積重量過大,往往需要數名士兵才能有效操作和機動,除了機槍本身在,還有腳架,彈藥,冷卻水,等等裝備,因此機槍組編制往往較大。而即使是如今,通用機槍等一般也是雙人編制,主射手攜帶機槍,而副射手攜帶子彈。

    而且機槍一般採用彈鏈供彈,但是戰場雜物較多,很多時候甩起來的彈鏈會鉤掛到雜物,直接導致無法正常射擊,因此才會出現機槍射擊時還有一名副射手拿著彈鏈的情形,就是為了保障機槍的正常開火。

    至於換彈也是如此,機槍的換彈工作往往是副射手完成的,主射手只需注意敵軍敵軍的動向,瞄準好目標,一旦換彈完畢就能立即以有效的火力消滅敵軍。

    更極端的時候,整個步兵班組都是圍繞機槍作戰的。二戰中德軍的步兵戰術核心就是機槍,但是MG34/42機槍射速太快,極為消耗彈藥,因此很多時候,普通步兵也會帶幾條彈鏈,為機槍組帶上很多的額外彈藥。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知母有什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