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山外連著山外山
-
2 # 魯陽揮戈
首先,作為首領對梁山的事業要有發展規劃,也就是奮鬥目標,有了奮鬥目標,大家有了盼頭,有努力方向,才能緊密團結你周圍,心往一處,勁往一處,因而無形中就增強了對自己的凝聚力、向心力,才不會被宋江這樣的野心家丶陰謀家所架空。宋江只所以有很強的凝聚力、向心力,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宋江有意無意地向大家透露了自己要帶著大家“榮華富貴“、“光宗耀祖。晁蓋死之前,宋江就把秀才出身的吳用等,用這些思想拉了過來,再透過吳用的代言,很快贏得了柴進、戴宗等舊官僚、舊軍官的信賴,使他們認為跟著“宋江哥哥“有奔頭,因此大家漸浙地就凝聚在了宋江周圍。反觀晁蓋,整天就是"打家劫舍““大塊吃肉,大碗喝酒“,而這個“目標"不用實現,每天就是這個樣,讓大家感覺跟著這樣的“老大“沒有目標、沒有前進的方向和動力,感覺渾身有力無處使,無形中就散了大家的心,自己對大家也逐漸沒了吸引力。
二是要重點培養自己的骨幹。作為領導,除了給大家指明前進方向外,最關鍵的抓好自己的骨幹隊伍建沒,使自己說的話、做的決策有人聽、有人帶頭落實;有了困難,有人能給幫助解決;還能透過骨幹將部眾團結在自己周圍。在這方面,晁天王沒有重視,所以輕易讓“黑三郎“鑽了空子。晁蓋的最初班底是“劫取生辰剛七雄“即秀才吳用、道士公孫勝`、阮氏三雄丶劉唐、白勝,上梁山後又增加了林沖、杜遷、宋萬。對這幾個要好好親近、利用、重用,尤其是本事比較大的吳用、公孫勝、林沖。可是晁蓋沒有好好親攏,結果宋江一上山,吳用就“另擇新主“,脫離晁蓋投靠了宋江,公孫勝、林沖對晁蓋始終不遠不近,二人雖沒有投附宋江,也沒有在晁蓋困宭時幫伸援助之手,劉唐、白勝也是見利忘義的貨,見宋江威望直超晁蓋,也很快投宋叛晁,只有阮氏三雄鐵跟晁蓋,但也無能為力,晁正成了“孤家寡人“,每當晁、宋意見不一致時,多是向著宋江,“宋哥哥所言極是“,幾乎沒有一人幫晁蓋說話。反觀宋江經常對部下“兄弟長兄弟短“、並經常施以小惠,以贏得人心。如果晁蓋能將初始的八人班底建成一個堅強堡壘,特別是利用好吳用、公孫勝、林沖,為自己說話並透過他們團結魯智深、武松、楊志丶史進等,我想宋江也很難有可乘之際,萌生“取而代之“的念頭。
第三,合理分配權力,以對部下各派相互制約。粱山頭領的組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晁蓋的班底加王倫舊部,主要有晁蓋、林沖、吳用、宋萬等,二是二龍山部,主要包括魯智深、楊志、武松等,三是宋江部,包括關勝、李達、戴宗、花榮丶秦明等。顯然宋江的人馬佔多數,但是如果晁蓋有點心機,把梁山頭領和部眾重新編組,把魯智深、林沖放到僅次於宋江一樣的地位,讓魯、林、宋輪流下山“建功立業“,分剝宋江想要攫取的全部功勳。晁天王自己和軍師吳用、公孫勝做總排程,時不時晁天王自己在吳用、公孫勝的輔助下也“顯顯身手“。這樣宋江池不可能挾功培養自己的勢力範圍與老大爭權。
第四,要善於和頭領們打成一片。要主動深入下去了解頭領和部眾的情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和後顧之憂,如安排接頭領親屬上山、給無妻的安排牽線搭橋,給經濟困難的時常救濟。而晁頭領在這方面只是對宋江給予了關懷,如江州救宋江,接宋江老爹上山,對其他人沒表現出關愛,這點遠不如宋江,如黑三郎安排李達下山接母、給王英撮合親事、時常給頭領或家裡送銀子。此外,在處理違紀問題上還要靈活,不能生硬,具體情況具體處理,嚴寬結合,否則就會傷了大家的心,而宋江這方面很會“做人“,多次在晁蓋“誅殺“的令下“救“了不少部將。所以頭領們很領宋江的情,時間久了,宋江就成了事實上的“頭領“,而把真正的頭領晁蓋則敬而遠之、拋在了一邊,晁蓋的話越來越沒人當回事了。
總之,晁蓋如能做到以上四點,就難以被宋江似的任何陰謀家、野心家架空。
回覆列表
不用管理啊…
不把宋江請上山不就得了。
如果非得把宋江請上山的話,更簡單,讓宋江管理後勤或者做聖手書生蕭讓的位置就可以了。
反正宋江的武力值低到忽略不計,不讓他上戰場招降那些官軍降將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