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弋

    記得有一年,上海公安學院特邀上海音樂學院博士,現在復旦大學中文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的趙文怡老師,為軍轉培訓學員作《音樂與心靈的溝通》專題講座。趙老師從世界音樂史講起,詳細介紹中國、非州、歐洲等地的音樂文化、音樂經典和音樂典故。對我這個不懂樂理、不識樂譜,卻能玩玩笛子、口琴、胡蘆絲的人來說,似乎有頓開茅塞之收穫。

      第一,讓我知道了音樂是什麼,什麼是音樂。音樂是一種能夠產生共鳴效果的聲頻。這種能夠產生共鳴效果的聲頻,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國家、不需要翻譯,它是伴隨人類的產生而產生,伴隨人類的發展而發展,是反映人類現實生活情感的一種藝術,既不是人類身外之物,也不是人類最初的物質生產,而是一開始就是一種富有情感的,感於外物存在的人類最初精神活動的產物。

      第二,好的音樂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民間。也就是說,沒有深厚文化底蘊的音樂作品很難成為經典之作。這就是世界名曲經久不衰的原因之所在。現在想想,由何佔豪、陳鋼作曲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為何會成為中國有史以來,乃至當今世界最著名的小提琴曲,那就有它的必然性了。因為這首曲子,濃縮了中國元素、民間元素和梁山伯與祝英臺悲歡離合的愛情元素在裡面,只要你靜靜地聽完這首曲子,腦海中自然而然會浮現那感動天感動地的愛情故事之情景……

      第三,”語言的盡頭是音樂響起的地方”。這是貝多芬的經典名句。今天聽了趙老師的講座,真正理解這句話之涵義。語言最有感染力,但在不同的時機、場合和環境下,語言不能隨意亂表達,於是人們就尋找文字去表達,當文字也不能準確地表達時,那麼音樂就是最好的溝通表達方式。因為音樂是透過聲音來表達人們對客觀事物的願望和情感,是一種不需要翻譯的世界性語言,就像你欣賞一首音樂那樣,你的情感自然會跟著音樂走,心情必然也會隨之變化。看看三國時期的諸葛亮,面對司馬大軍兵臨城下,仍在城樓上氣定神閒地彈奏《臥龍吟》,致使司馬對時局作出錯誤判斷,認為諸葛亮指端必有百萬雄兵,非心曠神怡者不能為之。其實,諸葛亮如果不在城樓上彈琴,他還能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能退司馬懿的十萬大軍呢?這正如摯友海林所說,樂可禦敵,亦可鎮心。再看看”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他在刑場上彈奏“聲調絕倫”、“憤怒躁急”的《廣陵散》,作為對強權的反抗,以抒臆積鬱於胸的憤怒和不平。為何嵇康當時不留點語言和文字呢?可能這就是語言或文字的盡頭,是音樂響起的地方道理之所在吧。

      第四,經典音樂充滿哲學思維和智慧。趙老師講課時,播放不少如不加以解釋,很難聽懂的神秘音樂。如果雕塑、繪畫或文學能夠講述關於現實“故事”的話,那麼音樂更勝一籌,它的感人至深,往往超過其它藝術門類。音樂的這種獨特品性,引起古今許多思想家的思考,而謎底又始終未被揭開。究竟是什麼使音樂成為音樂呢?為什麼有些音樂使我們感到快樂,有些則使我們感到悲傷呢?音樂又是如何促進文化與歷史的形成呢?這些常見的冥思,正是哲學思維所要追問和研究的問題。伯牙彈琴別人聽不懂,唯有知音鍾子期能聽明白。所以鍾子期去逝後,伯牙感慨:”魂歸荊楚斯人去,空留爻辭為誰佔”。可能伯牙彈奏的曲子充滿哲學思想,一般人欣賞不了吧。所以說,哲學家必須懂得音樂。同樣音樂家也應懂得哲學。因為不懂哲學的人,不瞭解身外有何世界,不知道如何體驗人生。從這個意義講,號稱”哲學王子”的復旦大學王德峰教授研究和開設的《音樂哲學》課,更具當代意義了。記得2005年,在聆聽王德峰教授講授《音樂哲學》課時,那是雲裡霧裡。現在看來,要聽懂《音樂哲學》這門課,跟年齡、閱歷還真有關係。

      所以,貝多芬是音樂家,又是哲學家,否則無法從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歷史運動的規律。馬克思是哲學家,又是音樂家,是無產者的“第一小提琴手”。馬克思和貝多芬,他們都有著寬廣博大的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他們的創造趨近於真理和美的永恆。當然,哲學家不必親自譜曲,音樂家也無須著書立說,但哲學家須在音樂中領悟人類崇高情感的浪濤,音樂家應在哲學裡窺見人類歷史的走向。還是引用貝多芬的話:“音樂能使人類的精神爆發出火花。音樂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學有更高的啟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戀期的男方很是粘人,女方工作太忙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