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發隴西……拔之。”(《史記·秦本紀》)這是隴西之名首次見於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臨洮縣),為隴西建郡之始。謂之隴西,因在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統一後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轄地相當於現在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兵家必爭之要地。
兩漢時期
實行州、郡、縣三級建制,隴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屬涼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義,兵入狄道,便移隴西郡治於襄武(今隴西縣),又於公元128年還治狄道。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隴西郡治由狄道遷至襄武。 秦、漢時的隴西郡,包括六盤山以西、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期間,朝代雖有更替,轄地雖有增縮,治所雖有移動,可郡名未變,建制未變,治所(基本)未變。也就是說,隴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實475年)。
魏晉以後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歷北宋、南宋和與之並存的金、遼二國,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間,在今隴西縣境內,一直存二三級政區建置。元時,實行中書省、路、州(府) 、縣四級建制,改金國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實行政軍合治,統督鞏昌、臨洮、平涼、慶陽、隆慶(今四川劍閣)五府,秦(天水) 、隴(隴西) 、蘭(蘭州)、階(武都)、利(四川廣元)、巴(四川巴中)、龍(四川江油)、沔(陝西沔縣) 、邠(陝西邠縣)等二十七州。明朝實行布政使司、府(州) 、縣(州)、三級政區,鞏昌府屬陝西布政使司,領有三州、十四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駐鞏昌,轄鞏昌、臨洮、平涼、慶陽四府、九州、二十八縣。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行一級政區,為首次建省,系甘肅省會之前身
戰國時期
公元前280年(秦昭王二十七年)“使司馬錯發隴西……拔之。”(《史記·秦本紀》)這是隴西之名首次見於史籍。公元前272年置隴西郡,治所狄道(今臨洮縣),為隴西建郡之始。謂之隴西,因在隴山(六盤山南段別稱,為渭河平原和隴西高原之分界)以西而得名。
秦統一後
秦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仍置隴西郡,治所未變。轄地相當於現在的蘭州市、定西市、天水市、隴南地區一部和臨夏一部的總和(《西漢政區地理》)。為當時右拒西羌、左護咸陽之要郡,兵家必爭之要地。
兩漢時期
實行州、郡、縣三級建制,隴西郡(治所仍在狄道)屬涼州刺史部。至安帝五年(公元111年),因羌人多次起義,兵入狄道,便移隴西郡治於襄武(今隴西縣),又於公元128年還治狄道。魏文帝黃初元年(公元220年),隴西郡治由狄道遷至襄武。 秦、漢時的隴西郡,包括六盤山以西、黃河以南的廣大地區。期間,朝代雖有更替,轄地雖有增縮,治所雖有移動,可郡名未變,建制未變,治所(基本)未變。也就是說,隴西郡治在狄道,凡492年(實475年)。
魏晉以後
從三國、兩晉、南北朝到隋、唐、五代,歷北宋、南宋和與之並存的金、遼二國,直至元、明、清三朝,近1700年間,在今隴西縣境內,一直存二三級政區建置。元時,實行中書省、路、州(府) 、縣四級建制,改金國陝西西路鞏昌總帥府為鞏昌路便宜都總帥府,實行政軍合治,統督鞏昌、臨洮、平涼、慶陽、隆慶(今四川劍閣)五府,秦(天水) 、隴(隴西) 、蘭(蘭州)、階(武都)、利(四川廣元)、巴(四川巴中)、龍(四川江油)、沔(陝西沔縣) 、邠(陝西邠縣)等二十七州。明朝實行布政使司、府(州) 、縣(州)、三級政區,鞏昌府屬陝西布政使司,領有三州、十四縣。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分陝西為左、右布政使司,以右布政使司駐鞏昌,轄鞏昌、臨洮、平涼、慶陽四府、九州、二十八縣。1667年改右布政使司為鞏昌布政使司,行一級政區,為首次建省,系甘肅省會之前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