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醫學小偵探
-
2 # 北大腫瘤張成海醫生
首先來說,在醫院做肛門指檢感染HIV就是個笑話。怎麼可能會傳染呢。醫生患HIV的機率和中大獎的機率一樣低,退一萬步講,你運氣太差就是醫生感染了HIV給你做肛門指診,那也得有傳播途徑。HIV主要是血液傳播和性傳播,即使醫生手指出血了,那也不會傳染的,不可能直接裸手做檢查。給患者做指診前都是帶橡膠手套,並且塗上潤滑油。
重點說說腸鏡檢查。在絕大多數醫院做結腸鏡檢查之前,醫生都會讓去做血液化驗。比如我所在醫院在做胃腸鏡檢查之前,要求做血常規,血生化,凝血功能和感染篩查(包含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沒有這些化驗結果是不給預約的。有很多患者不理解,我就做個胃鏡或腸鏡,為何還要化驗這些不相干的血。血常規看看是否有明顯的貧血或骨髓抑制,血生化看看是否有肝腎功能異常或者離子異常,化驗凝血功能是看看凝血狀態是否正常,凝血功能異常做胃鏡腸鏡尤其取活檢時,出血不好止住;感染篩查就是看看是否有傳染性疾病。透過化驗就能明確是否有感染,這是保護自己,也是保護別人。一般乙肝,丙肝患者,如果病毒量低的話,一般醫院都可以做胃鏡腸鏡,消毒條件滿足,但是如果病毒量高,傳染性強的話,可能需要到專門的傳染病醫院檢查。當然,如果萬一是HIV感染者,肯定要的專門的傳染病醫院檢查。
因此,如果到正規的醫院檢查,胃鏡和腸鏡,傳染HIV的機率也是極低的。一是有嚴格的管理制度,檢查前都化驗;另一方面,內鏡的消毒條件夠標準,消毒後不會存在致病病毒,安全係數高。但是,如果去某些地方,什麼要求都沒有,到了就能做,只能說你在碰運氣。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對HIV傳染途徑有非常清楚的瞭解!
那麼HIV感染機率到底是怎麼樣的呢?我們很多人實際上都是侷限於知道艾滋病傳播途徑有:血液、性、體液以及母嬰傳播等等,而其中以唾液和消化道是難以傳播的,除非就是口腔內壁及舌下的一些毛細血管發生了破裂,出現細微的血液交換,增加了感染HIV的風險,尤其是以一方存在牙齦出血、口腔潰瘍等情況時,但總體來說,這種傳播風險是最低的。按傳染成功率最高來說:通常以血液傳播最為危險,尤其是直接輸血是暴露的危險性最高的暴露途徑,但隨著中國對血庫採用了更嚴格的篩查措施來識別HIV感染的血液,這樣輸血傳播機率變得越來越低,目前主要以HIV患者透過使用非法藥物的人共享針頭而傳播。同樣的對於HIV的母嬰傳播還是比較低的,加強了婚檢孕檢力度,這方面導致的傳播數量在不斷減少!
事實上,感染HIV目前最為常見的方式就是性傳播,一方面由於大家對性的觀念認識有所改變,但自我保護意識沒那麼強有關如帶避孕套意識比較淡薄,有研究顯示使用避孕套會降低你感染病毒的風險80%以上;另一方面是性取向以及性行為發生改變,在最近幾年患艾滋病的人群中發現,HIV透過陰道傳播的機率要低於伴侶接受肛門行為的,因為這種行為更容易導致體內血液與體液的交換,而所有形式以口腔行為被認為是風險最低的。
那麼在醫院做了腸鏡和肛門指檢,被感染hiv的機率是多少?行為動作感覺在醫院做了腸鏡和肛門指檢跟接受肛門行為好像差不多一樣,但實際上這兩者是有著千差萬別!最大的區別就是行為雙方完全性質不同。腸鏡檢查是醫生透過一支細長可彎曲的醫學儀器,直徑大約1釐米的結腸鏡透過肛門進入你的直腸來進行檢查大腸及結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是儀器跟你發生了點啥;而直腸指檢又稱“肛診”,是醫生透過示指由肛門伸入直腸的檢查方法,檢查者都是戴了手套或指套的,手指跟你發生了點啥,完全不存在雙方體液與血液的交換。
我們都知道要滿足傳染病傳染,必須要有傳染源、傳播途徑吧。傳染源,醫生不可能有吧?醫院所使用的注射器以及一些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消毒的,幾乎不可能有艾滋病毒存在。假設醫生有,那他做檢查時候帶了手套或者指套也相當於帶了一個“避孕套”,有保護存在,而且再說還得醫生的手指是有破損流血,有體液交換才行呀,不過你也不會讓手指留著血的醫生給你做肛檢吧!所以在醫院做了腸鏡和肛門指檢,你基本就放心吧,被感染hiv的機率幾乎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