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Teen百曉生
-
2 # 小龍Millwright
佛山:
上午 朝頭早!
中午 中午?
下午 晏晝!
晚上 晚黑!
-
3 # 極夜冰寒
我家鄉啊有方言也有自己的母語,方言是桂柳話,和普通話用詞一樣,只是音調不一樣,我們母語是壯語,早上(Hien),中午(Hing),晚上(Huam)
-
4 # 凌玉楓
陝西關中西府方言
髒茄,發音類似於早起,意思:早上,早晨。
晌午,意思中午。
黑了,意思晚上。
-
5 # 涼灣野園
臨朐、青州一帶對一天中早、中、晚的時間的叫法比較特殊,這些叫法與普通話差別較大。
“早上”叫“清清起來”。在由河南豫劇改編的傳統京劇《穆桂英掛帥》第三場《楊府議事》中,佘太君有句唱詞叫“清晨起來,你姐弟二人到哪裡去了”,這個“清晨起來”就是“早上”的意思。土話讀“晨”為“秦[qín]”音,把“清秦[qīng qín]起來”錯讀為“清清[qīng qíng]起來”了。所以,“清清起來”應為“清晨起來”。
“中午”叫“晌午”或“晌午頭兒”。《康熙字典》解釋,“晌,午也”。《互動百科》解釋,“晌午”,一般表示“中午”、“正午”之意。“中午”叫“晌午”,這很好理解。“上午”叫“頭晌”。“上午”時間是在“晌午”之前,早於“晌午”,所以叫“頭晌”。有時說“一晌午”也是表達“一上午”的意思。
“下午”叫“下行[hàng]”。這個“下行[hàng]”應為“下晌[shǎng]”。
“晚上”叫“後行[hàng]”或“黑夜”。同樣,這個“後行[hàng]”應為“後晌[shǎng]”,一般指從天黑到次日天明這段時間的整個夜晚。
-
6 # 做個安靜的美女子3
重慶話,早上=上午,中午=shao午,晚上=黑了,其實我覺得沒多大區別,我一直覺得我說的話跟普通話沒有太大的區別,只有一些微小的方言不同,還有可能是平翹舌不分
-
7 # 於左
我們這裡,早上就稱為早上,但我懷疑應該寫作“早晌”。中午稱為晌午、晌午頭。晚上稱為“下晌”。與此相關的,把下午稱為“後晌”,午睡為“晌覺”,午飯為“晌飯”,中午休息為“歇晌”等。
這些說法,與古人的計時方法有關係,白日裡以太陽的位置來確定時間。這裡有一個問題,那就是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地區,日出的時間是有一些差別的。但是,一年四季,太陽在一天當中達到最高點的時間是確定不變的,那就是正午時刻。所以,古人把正午這一刻,做為計時的基點,也就是我們說的這個“晌”。
明代小說《醒世姻緣傳》描寫山東世俗生活,裡面就經常能看到“晌午”、“後晌”,但沒有“下晌”。
第三十一回,“晌午要吃饃饃蒜面,清早、後晌俱要吃綠豆水飯。”
第四十五回,“晌午送飯,薛婆子也沒自己去,差了薛三槐娘子送去。狄希陳依舊不曾進房去吃。後晌又叫薛三省娘子送去晚飯,狄希陳又不肯進去。
《金瓶梅》中的故事發生在山東的清河縣,書中就把下午稱為後晌,晚上稱為晚夕。比如第四十二回,李銘對西門慶說:“小的告稟爹:十六日……後晌才得來。”西門慶道:“左右俺們晚夕才吃酒哩,你只休誤了就是了。”
第五十一回,“(潘金蓮)直睡到晌午才爬起來……月娘請他吃飯也不吃,只推不好。大後晌才出房門,來到後邊。”
第六十五回,“西門慶那日不在家,同陰陽徐先生往墳上破土開壙去了,後晌方回。晚夕,打發喇嘛散了。”
有意思的是,《紅樓夢》裡只說“晌午”,不說“後晌”。
回覆列表
我們這沒多大區別
1.早晨
2.中午/晌午
3.晚上/下晚
東北部分地區如此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