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我是懷抱著巨大的期待和希望去4S店試駕亞洲龍的。這臺終於在中國上市的神車,據說是“瘋起來自己人都打”——競品車型分別是弟弟CAMRY和哥哥ES200。我很想知道,它到底怎麼做成B+的。
Avalon,是亞瑟王故事中的亡魂之島,後世在各種產物中被引用、致敬——包括豐田的這臺車。只是亞洲龍這個譯名,著實讓我覺得不咋地,有一種特供車的感覺。倒是很多媒體老師誤讀成“雅州龍”,雖然很怪,但這個“雅”字,卻異常適合這臺Avalon。
和ES200同平臺的亞洲龍,前臉設計是被提及最多,讚譽最多的——和ES200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區別在於將線條從縱向變成了橫向,再就是拉寬,將視覺效果拉伸到極致,也就有了“大嘴”這個外號。我個人感覺橫向的設計更加穩重一些,平行的線條給人一種“端得平”的成熟感,而拉伸之後又多了一些霸氣的感覺。
首先是坐進了車內的後排,放下的扶手上,按下開關鍵,就會有觸屏亮起。後排座椅的功能也很多,除了靠背角度調節以外,還加上了座椅加熱功能。比起“給人坐”這種描述,“推動人坐”來形容亞洲龍後排是更合適的形容。
除了功能多以外,真正的門檻還是乘坐後排時的舒適性和空間。亞洲龍的頂部空間較少,後排座椅在高低無法調節的情況下,1.8米身高的成年男子距離車頂的高度不足10釐米。好在整車濾震比較優秀,懸掛偏軟,基本不太會有碰撞的可能性。
就舒適性而言雖然包裹性不算特別強,也是得益於濾震,舒適感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在空間上倒是很有意思,雖然坐上去之後,看著膝蓋距離前排座椅並不遠,隱約有一些擔心。但經過嘗試以後才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去伸直雙腿或者屁股向前挪動,膝蓋總還是離前排座椅那麼點兒距離——這可能就是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不過如果將扶手放下來,那座椅的寬度就只能將將夠兩個成年男子乘坐,想要多放個包都有些困難。
而前排的中控,乍一看是非常惹眼的——一塊大而亮的螢幕,加上關愛強迫症左右對稱的設計,還有均勻分佈且功能直觀的按鍵。但是不經用,稍微觸控幾下螢幕,立刻“油光滿面”;正方形的按鈕,長方形的出風口,條狀的按鍵,這些設計過於老幹部風,時時都給我一種要(有規矩,成方圓)的警示。
這裡著重吐槽一下車載導航,路況更新慢,位置重新整理慢,三番兩次將我匯入錯誤路徑。個人感覺是一個半成品導航,這方面扣分比較嚴重。
好在別的地方加分優勢明顯,門把手上面的絎縫技術簡直是設計感加工藝感的頂峰——有絎縫不稀奇,但做的多、密、好看才稀奇。更何況亞洲龍只是一臺21萬起步B級車。
來到駕駛體驗感的分享,我只能說,並不如你想象中澎湃。即便是Sport+模式下,將油門踩到底,明明聽著2.5L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出了轟鳴聲,但看著時速表,增長的也太慢了。但這也不失為另一個優點,不論怎麼加油門,亞洲龍車身始終十分穩定,沒有頓挫也沒有推背,用來帶爸帶媽帶孩子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加速不是很猛,但在速度較高的時候對車輛進行的方向調節,反饋十分靈敏。同時,得益於全新的底盤架構,高車速下的操控和透過性也表現十分出色,剛性更高,重心更低的車身,減少了很多搖晃感和側傾,車輛操控極限也得以提高。
當然,這些也很大程度上依託於最高可達到50次/每秒懸架調整的AVS自適應可變懸架系統,以及幫助前驅車轉向的ACA彎道轉向輔助系統等輔助系統——只是開的時候不太能感受到它們的偷偷介入,朋友誇讚你車技好的時候就可以大方的裝X了。
但大家一直誇獎的亞洲龍的NVH,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至少隧道內降噪表現遠低於預期,開不開窗似乎相差不多
在文章的最後,我必須得提一嘴——亞洲龍全然不適合女性同胞開,當然我也看得出,豐田也沒想把它賣給女性同胞。(宣傳片只出現了男士。)我個人認為,這臺亞洲龍,最適合想兼顧家庭、事業的小有所成的男同胞,而如果家庭里長輩和小輩都有需求,那 亞洲龍 是再合適不過了。
不得不說,我是懷抱著巨大的期待和希望去4S店試駕亞洲龍的。這臺終於在中國上市的神車,據說是“瘋起來自己人都打”——競品車型分別是弟弟CAMRY和哥哥ES200。我很想知道,它到底怎麼做成B+的。
Avalon,是亞瑟王故事中的亡魂之島,後世在各種產物中被引用、致敬——包括豐田的這臺車。只是亞洲龍這個譯名,著實讓我覺得不咋地,有一種特供車的感覺。倒是很多媒體老師誤讀成“雅州龍”,雖然很怪,但這個“雅”字,卻異常適合這臺Avalon。
和ES200同平臺的亞洲龍,前臉設計是被提及最多,讚譽最多的——和ES200可以說是如出一轍,區別在於將線條從縱向變成了橫向,再就是拉寬,將視覺效果拉伸到極致,也就有了“大嘴”這個外號。我個人感覺橫向的設計更加穩重一些,平行的線條給人一種“端得平”的成熟感,而拉伸之後又多了一些霸氣的感覺。
首先是坐進了車內的後排,放下的扶手上,按下開關鍵,就會有觸屏亮起。後排座椅的功能也很多,除了靠背角度調節以外,還加上了座椅加熱功能。比起“給人坐”這種描述,“推動人坐”來形容亞洲龍後排是更合適的形容。
除了功能多以外,真正的門檻還是乘坐後排時的舒適性和空間。亞洲龍的頂部空間較少,後排座椅在高低無法調節的情況下,1.8米身高的成年男子距離車頂的高度不足10釐米。好在整車濾震比較優秀,懸掛偏軟,基本不太會有碰撞的可能性。
就舒適性而言雖然包裹性不算特別強,也是得益於濾震,舒適感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在空間上倒是很有意思,雖然坐上去之後,看著膝蓋距離前排座椅並不遠,隱約有一些擔心。但經過嘗試以後才發現,自己無論如何去伸直雙腿或者屁股向前挪動,膝蓋總還是離前排座椅那麼點兒距離——這可能就是近在眼前,卻遠在天邊。不過如果將扶手放下來,那座椅的寬度就只能將將夠兩個成年男子乘坐,想要多放個包都有些困難。
而前排的中控,乍一看是非常惹眼的——一塊大而亮的螢幕,加上關愛強迫症左右對稱的設計,還有均勻分佈且功能直觀的按鍵。但是不經用,稍微觸控幾下螢幕,立刻“油光滿面”;正方形的按鈕,長方形的出風口,條狀的按鍵,這些設計過於老幹部風,時時都給我一種要(有規矩,成方圓)的警示。
這裡著重吐槽一下車載導航,路況更新慢,位置重新整理慢,三番兩次將我匯入錯誤路徑。個人感覺是一個半成品導航,這方面扣分比較嚴重。
好在別的地方加分優勢明顯,門把手上面的絎縫技術簡直是設計感加工藝感的頂峰——有絎縫不稀奇,但做的多、密、好看才稀奇。更何況亞洲龍只是一臺21萬起步B級車。
來到駕駛體驗感的分享,我只能說,並不如你想象中澎湃。即便是Sport+模式下,將油門踩到底,明明聽著2.5L自然吸氣發動機發出了轟鳴聲,但看著時速表,增長的也太慢了。但這也不失為另一個優點,不論怎麼加油門,亞洲龍車身始終十分穩定,沒有頓挫也沒有推背,用來帶爸帶媽帶孩子最合適不過了。
雖然加速不是很猛,但在速度較高的時候對車輛進行的方向調節,反饋十分靈敏。同時,得益於全新的底盤架構,高車速下的操控和透過性也表現十分出色,剛性更高,重心更低的車身,減少了很多搖晃感和側傾,車輛操控極限也得以提高。
當然,這些也很大程度上依託於最高可達到50次/每秒懸架調整的AVS自適應可變懸架系統,以及幫助前驅車轉向的ACA彎道轉向輔助系統等輔助系統——只是開的時候不太能感受到它們的偷偷介入,朋友誇讚你車技好的時候就可以大方的裝X了。
但大家一直誇獎的亞洲龍的NVH,其實並不如想象的那麼好——至少隧道內降噪表現遠低於預期,開不開窗似乎相差不多
在文章的最後,我必須得提一嘴——亞洲龍全然不適合女性同胞開,當然我也看得出,豐田也沒想把它賣給女性同胞。(宣傳片只出現了男士。)我個人認為,這臺亞洲龍,最適合想兼顧家庭、事業的小有所成的男同胞,而如果家庭里長輩和小輩都有需求,那 亞洲龍 是再合適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