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是故人來。出自唐朝詩人李益的《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唐 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譯文;傍晚獨坐被微風的響聲驚動,臨窗冥想思緒悠然遠飄天外。;微風吹開院門又吹動了竹叢,讓人懷疑是舊日的朋友到來。;枝葉上的露珠不時因風滴落,漸漸潤澤了階下暗生的青苔。;風什麼時候能掀開窗簾進屋,為我拭去綠琴上久積的塵埃。;擴充套件資料;此詩題為“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詩中最活躍的形象便是傍晚驟來的一陣微風。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蘇武書》)。風,是古人常用來表示懷念、思戀的比興之物,“時因北風,復惠德音”表現了對故友的懷念,“故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又為對故園的思戀。又,風又常用以象徵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風也。”因風而思故人,借風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比興。此詩亦然。這微風便是激發詩人思緒的觸媒,是盼望故人相見的寄託,也是結構全詩的線索。;詩從“望風懷想”生髮出來,所以從微風驟至寫起。傍晚時分,詩人獨坐室內,臨窗冥想。突然,一陣聲響驚動了他,原來是微風吹來。於是,詩人格外感到孤獨寂寞,頓時激起對友情的渴念,盼望故人來到。他諦聽著微風悄悄吹開院門,輕輕吹動竹叢,行動自如,環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懷想中的故人來了。然而,這畢竟是幻覺,“疑是”而已。
似是故人來。出自唐朝詩人李益的《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唐 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譯文;傍晚獨坐被微風的響聲驚動,臨窗冥想思緒悠然遠飄天外。;微風吹開院門又吹動了竹叢,讓人懷疑是舊日的朋友到來。;枝葉上的露珠不時因風滴落,漸漸潤澤了階下暗生的青苔。;風什麼時候能掀開窗簾進屋,為我拭去綠琴上久積的塵埃。;擴充套件資料;此詩題為“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詩中最活躍的形象便是傍晚驟來的一陣微風。詩以“微風”開頭,並貫穿全篇。“望風懷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蘇武書》)。風,是古人常用來表示懷念、思戀的比興之物,“時因北風,復惠德音”表現了對故友的懷念,“故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又為對故園的思戀。又,風又常用以象徵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風也。”因風而思故人,借風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傳統比興。此詩亦然。這微風便是激發詩人思緒的觸媒,是盼望故人相見的寄託,也是結構全詩的線索。;詩從“望風懷想”生髮出來,所以從微風驟至寫起。傍晚時分,詩人獨坐室內,臨窗冥想。突然,一陣聲響驚動了他,原來是微風吹來。於是,詩人格外感到孤獨寂寞,頓時激起對友情的渴念,盼望故人來到。他諦聽著微風悄悄吹開院門,輕輕吹動竹叢,行動自如,環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懷想中的故人來了。然而,這畢竟是幻覺,“疑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