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cityofskyxjf
-
2 # 可愛的嚶嚶醬
近期“乳酪挑戰”在國外社交網路走紅,大家紛紛加入這一挑戰。趁人不備,把乳酪拋在他人臉上,並用影片記錄下整個過程。“乳酪挑戰”由最初父母捉弄嬰兒寶寶,逐漸發展成人們捉弄幼童、成年人、甚至寵物的惡作劇。
我覺得孩子不需要這種無意義的捉弄,孩子不是寵物,孩子也是一個人,我們大人不應該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欺辱孩子身上。
將乳酪直接甩在孩子臉上,是對沒有行為能力的小孩的一種侮辱。
我覺得孩子長大以後知道父母拿他尋開心,會不開心的吧。
分享一個識字APP。父母可以用手機下載識字軟體“貓小帥學漢字”來教寶寶認字。寶寶本身會對電子產品感興趣,所以用手機軟體教,他不會產生牴觸心理,而且軟體的課程豐富,生動形象的圖畫和聲音,更能激起寶寶對學習漢字的興趣。
-
3 # 蔚藍星寶
在這個問題裡我才第一次看到“乳酪挑戰”這個名詞,還以為又是什麼大胃王比賽吃乳酪之類的的挑戰,搜尋一下才知道原來是往別人臉上扔乳酪,最初是往小baby臉上扔,記錄下小嬰兒們的反應,現在已經擴充套件到往兒童,成人和寵物臉上扔,並記錄下他們的反應的一個活動。首先不理解的是這為什麼叫做“挑戰”,是對被扔物件的挑戰,還是對實施者的挑戰?查了漢語詞典,“挑戰”的解釋是:激使敵人出來應戰;也比喻鼓動對方跟自己競賽。看了幾個相關影片,小嬰兒們很多時候是被突然 bia 到臉上的乳酪嚇的呆住了,然後有的嬰兒會在周圍人的鬨笑聲中也跟著笑起來,有的則繼續一臉呆滯,還有的被嚇的哇哇大哭。。。。。。那麼這個所謂挑戰除了給實施者帶來了短暫的樂趣之外,看不出來有任何挑戰的意味在,這麼小,甚至連坐都坐不穩的baby怎麼去應戰和競賽,還不如就叫做“欺負”或者“捉弄”更貼切。
回到問題本身,這個活動如何影響嬰兒正在發育的大腦?透過觀察,一片小小的乳酪貼在臉上一般來說並不會對嬰兒產生生理上的傷害,但會給孩子帶來情緒上的波動,首先就是受到驚嚇,被突如其來的“襲擊”打攪了原來的狀態,那麼這種情況至少對幼兒的專注力培養是有所損害的。很多育兒專家都提出過當孩子專心做某項事情的時候,請儘量不要打擾他們,這是培養他們專注力的最好方式。這個話題可以展開成一篇文章,這裡不再多說。其次是產生的情緒對大腦的影響:在相關影片中我看到baby們受到“襲擊”後,會待著,不知所措一段時間,然後要麼笑起來,要麼哭起來,產生了兩種相反的情緒。有關文獻指出對於發育期的兒童少年來說,愉悅的情緒會使大腦左半球活躍些,大腦皮質神經系統的訊號傳導將更加迅速,而處於恐懼等負面情緒時,大腦易建立恐怖映像,抑制訊號傳導,可能影響智力。當然短暫的各種情緒體驗對嬰兒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像這種所謂的乳酪挑戰偶爾為之對一般嬰兒來說並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但是這背後隱藏著的對嬰兒的不尊重,戲弄的心態則會對家長今後的行為產生影響,沒有乳酪挑戰也會有其他挑戰。次數多了,對孩子的大腦有什麼影響不好說,但對孩子的行為和心理會有負面的影響:大點的孩子看到了,會發現原來小baby是可以這樣捉弄的,食物是可以被浪費的,這和我們平時的教育是背道而馳的。小嬰兒發現原來你們以我的痛苦為樂,這難道是愛的表現嗎?這也就是欺負小朋友沒辦法反抗,仗著是親友不好意思給你翻臉,否則的話你朝一個陌生大漢扔一個試試吧!
回覆列表
近日,社交媒體Twitter上興起了一項“乳酪挑戰”(#cheesechallenge),具體做法就是將一片乳酪冷不丁甩在小孩子的臉上,並專門錄下小孩子當時的反應。從網路上“接受”“乳酪挑戰”的孩子的反應影片中不難看出,有的孩子喜笑顏開,歡樂地手舞足蹈;有的則受到驚嚇,表情逐漸變得委屈,最後開始哭了起來。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對於開心的孩子可能沒有什麼,甚至有點好處,但是對於受到驚嚇,會委屈大哭的孩子就是一種傷害,現在很多父母拿無知當樂趣,這種沒有任何意義的挑戰不應該火起來,孩子幼小的心靈是需要呵護的,儘量不要跟風去拿自己的孩子去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