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河南白光
-
2 # 鄧蒂斯的面具
我覺得影視作品不能跟小說來比較,小說對人物的描寫,無論是心理描寫還是動作,都比較細膩。比如說一個眼神,小說中對這個眼神會做詮釋,而演員不一定能表現出來。所以,有的影視作品看完了,覺得不錯,我會找出這部小說再品讀一下,有助於更深入的瞭解主人公的內心活動。還有一點就是,小說的佈局比較大,如果要拍成電影或電視劇的話,會考慮到經費啊,選角等一系列的問題。
-
3 # 8158577997
電影是沒小說好,一九八三年《中篇小說選刊》讀到的路遙小說《人生》,小說裡的人物高嘉林劉巧珍以及故事情節已在自己的腦海中定格,後兩年看電影《人生》完全不是自已理會的那樣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場景很失望,只是影片裡歌曲音樂倒是讓我喜歡,(或是我個人認為)
-
4 # 詩人艾靈
看到大家都否定,我有不同看法。我從小在農村長大,我的姐姐很早就輟學幹農活,我記得當時是收音機裡面有《人生》的廣播(不知是否記錯那個時候我太小了,但我記得每次都聽到我姐姐在聊高加林與劉巧珍),每次一到高家林與劉巧珍的緊張處,我姐姐就死活都不出門,我媽媽就在那裡拼命的罵,我姐姐寧願捱罵,也要把它聽完。
後來就有了它的電影,那個時候我才幾歲。《人生》這部電影,到我們那裡的時候,引起來的轟動 ,你們是絕對想不到的。做為一個知識分子,或者是認識字的人,當然文字給人的激盪是最大的。但是作為純樸的鄉村之地。必須是視覺的感觀,語言及表情。還有那些農村的場景,農村的少年少女,看了尤其有一種親切的感覺。
我們那個地方是一個村一個村輪著放。我姐姐就帶著我一個村,一個村去看。因為她怕捱罵,每次自己要看就跟媽媽說是我要看。。。我那麼小,我完全沒印象。只記得高加林與劉巧珍兩個名字。我姐姐這樣說是因為我們爸爸媽媽疼我,因為我是最小的。
我們那個鎮很長的一段時間,談話的聊天的主題就是高加林與劉巧珍。 文字的藝術與視覺的藝術各有所長吧!我後來認真真看了這本小說,確實十分的貼近生活。作者一定深入瞭解了那個時代的每一個階層。
就比如我們那個地方,吃商品糧的就高高在上,如果一個農村最漂亮的姑娘,你想要嫁給城裡人,大部分的時候,只能選擇一個殘疾人。。要麼就人家有什麼缺點。“跳農門”是多大的一件事?相信你對那個時代比較瞭解的人肯定知道,所以高加林的搖擺,是非常的真實的。我還記得當時聽到姐姐們罵他。。。。你們能說電影的影響力低?我的那些鄉親們沒有什麼文化,但他們同樣在這個作品中感受到它的魅力!
所以綜上所述,文字有文字的魅力,電影有電影的魅力!我覺得都很好!至少在我和我的姐姐們眼中,電影也是成功的。
最後當然是要獻上我寫的詩:
燎眉蒿長大後越來越叛逆
為了看看外面的世界
風來時它會把自己連根拔起
再滾來滾去
忽略身體的疼痛
還有腳下的土地
就像那年
一個女孩獨闖深圳
詩歌/艾靈
插圖/厚一學堂
-
5 # 傳藝工坊
二十年前就讀過這本書,男主人翁高加林的經歷著實讓人五味雜陳。當然,這也正是那個時代的時代性,如果放在今天,看上去簡直是荒唐。這也正是這部小說的魅力,小說營造的是一個可供想象的場景,讀者還會不知不覺加入自己的感官,或者說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參與了這部小說的創作,所以小說永遠是豐滿的。
而電影卻不能,電影給人的是直觀的視角,觀眾所看到的是導演所要表達的意思,觀眾不能與導演一起進行電影的再創作,而小說卻可以。這是小說與電影的差異性,不僅是這部小說,其它所有的小說與電影都是如此。
所以說,說小說不如電影是錯誤的,小說永遠比電影現豐滿,小說永遠比電影更有想象與參與的空間。
《人生》是作家路遙創作的小說,也是其成名作。原載《收穫》1982年第三期,獲1981——1982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小說以改革時期陝北高原的城鄉生活為時空背景,描寫了高中畢業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離開土地,再離開土地,再回到土地這樣人生的變化過程構成了其故事構架。高加林同農村姑娘劉巧珍,城市姑娘黃亞萍之間的感情糾葛構成了故事發展的矛盾,也正是體現那種艱難選擇的悲劇。
2018年9月27日,路遙的《人生》 入選“中國改革開放四十週年最有影響力小說”。
回覆列表
電影與小說是不同的藝術表現幹形式,讀與視的角度不同,該從不同角度來認識這個問題。電影在小說基礎上的再創作,真中有導演對原作品理解的不同,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一句話,各看各的,莫比。